时间: 2025-04-24 23: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56:22
城上五层高。飞出波涛。三君俎豆委蓬蒿。一片斜阳犹是汉,掩映江皋。风叶莫悲号。白首方搔。蛮夷大长亦贤豪。流尽兴亡多少恨,珠水滔滔。
这座城楼高耸入云,宛如五层建筑,波涛汹涌地翻涌而来。三位君王的祭品已经被荒草覆盖,历史的痕迹难以寻觅。夕阳斜照,依然映照着汉朝的辉煌,江边的景色更显得迷人。风吹动树叶,不要悲鸣哀号,白发的老者仍在感叹。蛮夷之地的大将也同样英俊豪迈。多少兴亡的恨意流淌在这滔滔江水中。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在镇海楼上,眺望江山,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思索和对未来的迷茫。
《卖花声 题镇海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高耸的城楼和波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宏伟而又苍凉的氛围。开篇的“城上五层高”引人入胜,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积淀,而“飞出波涛”则暗示着历史的波澜壮阔,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兴亡的无情。
诗中提到“三君俎豆委蓬蒿”,在祭奠历史英雄时,隐喻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哀悼,体现出历史的无常与人的渺小。接下来的“白首方搔”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老者在此情境中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尽的哀伤与思考。
结尾处的“流尽兴亡多少恨,珠水滔滔”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兴亡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诗人以“珠水”象征历史的长河,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兴亡的感慨与无奈,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城上五层高”指的是?
“三君俎豆委蓬蒿”中,俎豆的意义是?
诗中提到的“珠水滔滔”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卖花声 题镇海楼》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