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55:13
水西草堂
作者: 牟融 〔唐代〕
萝径萧然曲业存,
闲云流水四无邻。
身留白屋潜踪迹,
门吟学隐沦。
吟对琴尊江上月,
笑看花木镜中春。
遗书自有亲处,
何必驱驰扰世尘。
小径旁的萝卜蔓生长得萧条,曲折的小路上留存着过往的痕迹。
闲云流水,四周无人,宁静而悠然。
我身处白屋中,隐居的痕迹渐渐消逝,
门前吟唱,学习那些隐士的安宁。
对着琴尊,吟唱着江上的月光,
笑看镜中春光,花木都在欢愉。
留下的书信,自有亲近之处,
何必奔波劳累,打扰世俗的尘嚣。
作者介绍:牟融,唐代诗人,性情洒脱,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为主,融合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水西草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理想境地。诗中,作者以“萝径萧然”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闲云流水的描写,突显了隐者的孤独与宁静,身处白屋,潜藏踪迹,隐喻着他对尘世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接下来的“吟对琴尊江上月”,将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月光映照下的琴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和谐与愉悦。这里的“笑看花木镜中春”,则通过镜像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反思,寓意着内心的春天。最后两句“遗书自有亲处,何必驱驰扰世尘”,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强调了内心平和与宁静的重要性。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令人心向往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隐居生活的理想?
“何必驱驰扰世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吟对琴尊江上月”中,琴尊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