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杨处厚》

时间: 2025-07-27 22:36:50

诗句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

天上故人皆自贵,

山中明月独相亲。

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6:50

原文展示

赠杨处厚
牟融 〔唐代〕

十年学道苦劳神,
赢得尊前一病身。
天上故人皆自贵,
山中明月独相亲。
客心淡泊偏宜静,
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
笑看华发及时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经过十年的苦心学习,最终换来了身体的虚弱。在世间,曾经的朋友都变得富贵,而在山中,只有明月依旧是我的知己。作为一位客人,我的心态淡泊宁静,喜欢安静;我的道理是从容的,毫不介意贫穷。几次在风中回首,笑看自己已白的发丝,觉得这也是一种新的美好。


注释

  • 十年:指作者花费十年的时间学习道理。
  • 学道:学习道理、修行。
  • 苦劳神:辛苦地劳作心神。
  • 赢得:得到。
  • 尊前:在尊贵的面前,指社会地位。
  • 病身:身体虚弱。
  • 故人:老朋友。
  • 自贵:自我珍重、珍惜。
  • 明月:象征纯洁与孤独的友人。
  • 客心淡泊:客居他乡的心态淡泊宁静。
  • 从容:淡然、安然。
  • 不厌贫:不厌倦贫穷。
  • 几度临风:在风中多少次回头。
  • 华发:白发,象征衰老。
  • 及时新:在适当的时候重新体验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隐逸生活和个人对道理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长时间的道教修行之后,表达了他对身心疲惫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独特见解。诗中结合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杨处厚》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牟融在求道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思考。诗中开篇即以“十年学道苦劳神”引出,带着一丝自嘲与感慨,体现了作者在道理追求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然而,尽管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成就,却换来了身体的虚弱,暗示了修行和世俗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天上故人皆自贵”表现了作者对外界浮华的感叹,朋友们都在追求权势与财富,而作者却在山中与明月作伴,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内心的寄托与情感的化身,体现了对孤独的接受与珍惜。

“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更是诗人的自我阐述,表达了对贫穷与宁静的偏爱,彰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整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最后几句“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则是对人生的轻松态度,尽管已白发苍苍,依然能够笑看人生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乐观与从容。这种淡然处世的态度,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学道苦劳神:经历十年的艰辛学习,耗费了心神。
  2. 赢得尊前一病身:虽然得到了尊重,却也换来了身体的病弱。
  3. 天上故人皆自贵:昔日的朋友如今都自显尊贵。
  4. 山中明月独相亲:在山中,唯有明月是我唯一的知己。
  5. 客心淡泊偏宜静:作为客人,我的心态淡泊,适合安静的生活。
  6. 吾道从容不厌贫:我的道理从容,不厌倦贫穷的生活。
  7. 几度临风一回首:多少次在风中回头,望向过去。
  8. 笑看华发及时新:笑着看待白发,感受到新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自己与朋友的境遇,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
  • 意象:明月作为象征,代表着孤独、安宁与内心的和谐。
  • 拟人:将“明月”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心灵的伴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理追求的执着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超脱、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安宁,代表诗人心灵的寄托。
  • 华发:象征衰老与智慧,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 山中:代表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学道苦劳神”表达了什么?

    • A. 学习的辛苦
    • B. 生活的富贵
    • C. 朋友的重视
  2.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友情
    • C. 孤独与安宁
  3. “吾道从容不厌贫”反映了诗人的哪种心态?

    • A. 对贫穷的厌恶
    • B. 对物质的淡泊
    • C. 对荣华的追求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感受与内心的思考,但更强调思乡之情。
  • 《山中问答》:与此诗相似,体现了隐居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的生活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回文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六 菩萨蛮 次解安卿韵 菩萨蛮 菩萨蛮 无题十六阕 其十二 菩萨蛮 前题 菩萨蛮·昔年曾伴花前醉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岳 火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鼓旗 川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驷马难追 焦涸 裕后光前 笔下留情 黍字旁的字 包含晒的词语有哪些 滥用职权 招贤下士 实施 标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