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3:50
原文展示: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白话文翻译: 辰州的人们只知道凌刑部,却不认识他晚年担任尚书的官职。晚年的功名更加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坐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得知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时所作,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的遗迹,赵蕃因此感慨凌公晚年的功名和境遇,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辰州人们对凌公早年和晚年的认识,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功名和境遇的感慨。诗中“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一句,揭示了人们对凌公晚年成就的无知,而“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凌公晚年的功名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的境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和对人们无知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凌公晚年功名和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和对人们无知的不满。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辰人”指的是什么地方的人们? A. 辰州 B. 辰阳 C. 辰溪 D. 辰山
诗中的“凌刑部”指的是谁? A. 凌公 B. 凌云 C. 凌霄 D. 凌波
诗中的“坐荒寒”象征什么? A. 凌公晚年的境遇 B. 凌公早年的境遇 C. 凌公的成就 D. 凌公的官职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