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56
瑞鹤仙 题遐庵梦忆图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彩云容易坠。自吹断秦箫,凤楼空闭。
红尘换流水。话归来炎海岭梅芬齿。
昙春一例。负几许鸳盟艳绮。
判今生付与,浮家多辨,看山清泪。
犹忆新州歌版,误唤笼鹦,玉人谁是。
灵芜绕袂。馀香绾绛绡底。
甚眉痕缥缈,佳期钿盒,难返鸿都旧事。
对幽窗重剔银釭,恨盈蠹纸。
彩云轻易坠落,犹如我吹断的秦箫,凤楼已空闭。
红尘如流水般易逝,谈及归来的时光,如炎海岭上的梅花芬芳。
昙花一现,承载着多少鸳鸯的盟约与艳丽的绮梦。
今生的命运交托于此,浮华的生活多么难辨,看着山清水秀,不禁泪流。
我仍然记得新州的歌声,误唤笼中的鹦鹉,那位玉人究竟是谁。
绵延的芳香萦绕衣袖,余香缠绕在绛绡的底边。
那眉痕轻薄如烟,佳期如钿盒般珍贵,却再难回到往日的鸿都。
对着幽静的窗,重新点燃银色的灯火,恨那纸上满是虫蛀的痕迹。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及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梦境的追忆与对往昔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瑞鹤仙 题遐庵梦忆图》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开篇以“彩云容易坠”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轻盈却又脆弱的氛围,给人以忧伤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自吹断秦箫”,寓意着失去与哀伤,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生活的无常与爱情的短暂结合在一起,提到“鸳盟艳绮”,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再如“映山清泪”,不仅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诗中的“玉人谁是”则引起读者对往昔恋情的思索,似乎在问,曾经的那位心上人究竟是何人,已然成为了不可追寻的记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恨盈蠹纸”收尾,表达了对往昔的无奈与惋惜。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具个人化的情感深度,又有普遍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瞬间的感怀与对逝去爱情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彩云”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短暂的美好事物
C. 永恒的梦想
“昙春一例”中的“昙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好的瞬间
C. 春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银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孤独与寂寞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