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38
原文展示:
送穷 石延年 〔宋代〕
世人贪利意非均,交送穷愁与底人。 穷鬼无归于我去,我心忧道不忧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世上的人们贪图利益,但每个人的意图并不相同。他们相互之间传递着贫穷和忧愁。贫穷的鬼魂无处可归,只能跟随我离去,而我心中担忧的是道德的沦丧,而不是物质的贫困。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石延年对当时社会贪利风气感到不满的时期,通过“送穷”这一主题,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和对物质贫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人的贪利行为和作者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中“穷鬼无归于我去”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同情,也暗示了作者愿意承担起引领道德回归的责任。最后一句“我心忧道不忧贫”更是凸显了作者对道德的重视,超越了对物质贫困的担忧,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批判世人的贪利行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和对物质贫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穷鬼”比喻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状态 B. 鬼魂 C. 社会底层人民 D. 道德沦丧
作者在诗中担忧的是什么? A. 物质的贫困 B. 道德的沦丧 C. 社会的不公 D. 人们的贪利行为
诗中“交送穷愁与底人”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A. 人们相互之间传递贫穷和忧愁 B. 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利益 C. 人们相互之间传递道德 D. 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快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