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3: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3:02:09
长亭怨慢 魏塘大千庭中见飞鹭作
作者: 谢觐虞 〔近代〕
够妆点晚春画稿。
榆柳阴阴,颇空烟皎。
照席离波,斜阳小院坐来悄。
风鬟雾縠,称金缕尊边好。
未老五湖心,闲却越丝吴棹。
扰扰,隔断矶可见车马软红尘道。
随阳逢雁,怕轻信秋谋粱稻。
纵说是后梦鸥通,只槎路青天争到。
误霜信婵娟,还守闹红江表。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的美景与内心的惆怅。诗人用精致的妆点来形容春天的画面,榆树和柳树的阴影交错,空中飘荡着烟雾,夕阳照耀在小院中,宁静而悠闲。微风轻拂,仿佛在金缕的酒杯旁边,诗人感到一丝惬意。虽然未老的心依然向往五湖四海,但在这个季节却感到悠闲自得。喧嚣的城市与宁静的自然形成对比,诗人也因此对未来的收获感到担忧。纵然有梦中飞翔的海鸥,也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误信了秋天的美丽,依然被困在闹市的江边。
作者介绍:谢觐虞,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期待。
整首诗采用了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榆柳的阴影和烟雾的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斜阳洒在小院中的画面则增添了几分温暖。诗人坐在小院中,手边是金缕的酒杯,仿佛在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然而,随着内心的思索,诗人又感到一丝不安。五湖四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困惑。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梦中的海鸥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无奈。虽然有美好的愿景,但却难以实现。结尾部分提到的“误霜信婵娟”,更是将秋天的美丽与现实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在优美中透出一丝悲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榆柳阴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梦鸥通”则用海鸥的意象来象征理想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榆柳阴阴”指的是什么?
“梦鸥通”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