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时间: 2025-05-06 08:19:28

诗句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19:28

原文展示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作者:范成大 〔宋代〕

箕踞绳床政自豪,
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
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
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
本自无禅不用逃。

白话文翻译

在绳床上悠然自得,心中自有一番得意;
远行的人哪有闲暇来续写离骚(屈原的《离骚》)呢?
秋天的竹林萧瑟而瘦弱,
高耸的双楠在夜色中更加挺拔。
东郭的风声喧闹,三更时分市上热闹不已;
西城的石头在江涛中咆哮。
色彩和声音的境界在此时此刻显现,
本来就没有禅意,何必去逃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箕踞:指坐姿,像箕形一样,形容悠然自得。
  • 绳床:用绳子编织的床,古代常用的卧具。
  • 离骚:屈原的长篇抒情诗,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 萧森:形容秋天竹林的萧条景象。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东郭、西城:指特定的地理位置,可能代表城市的不同区域。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续离骚”暗示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承接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景象,常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秋之际,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夜静坐于堂前,观赏明月,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此时正值秋季,象征着收获与凋零,诗人便借月夜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诗,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感受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开头两句以“箕踞绳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自我陶醉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远游何暇续离骚”,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暗示了作诗的艰难与对历史文化的承接。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展现了秋季竹林的萧瑟以及高耸的双楠,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后四句则通过描绘东郭的喧闹和西城的波涛,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动的音景。

最后两句“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则引发深思,诗人似乎在探讨存在的本质。无论外界的色彩与声音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是最重要的。诗歌整体以深刻的哲思、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音韵,展现了范成大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箕踞绳床政自豪:诗人描述自己坐在床上,心中自得,表现出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
  • 远游何暇续离骚:远行的人没有闲暇来写诗,暗含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萧森万竹秋逾瘦:描绘秋天竹林的萧条,象征生命的无常。
  • 突兀双楠夜更高:夜晚的双楠树显得更加挺拔,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东郭风喧三鼓市:描绘城市繁华的喧闹景象,反映社会的现实。
  • 西城石汹二江涛:用波涛的描写增强音景的生动性,展现自然的力量。
  • 色尘声界如如现:外在的色彩与声音显现出世界的真实。
  • 本自无禅不用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暗示不必逃避外界的纷扰。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萧森万竹”与“突兀双楠”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东郭风喧”与“西城石汹”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悟,提倡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明亮与希望,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坚韧与清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象征变化与动感,体现了外界的喧嚣。
  • 江涛:象征力量与奔腾,代表着生活中的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范成大

  2. 诗人描写的秋天竹林的状态是?
    A. 繁茂
    B. 萧条
    C. 繁华
    D. 静谧

  3. “本自无禅不用逃”的意思是:
    A. 外界纷扰
    B. 内心宁静
    C. 禅意深厚
    D. 逃避现实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立秋月夜前堂观月》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二者皆以月亮为主题,但范成大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范成大全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彦博归自剑阳其家梅已半落作诗见示因次其韵 万安道上逢牧者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寿仲秉侍郎 送查总卿三首 偶成 其一 信口十绝 瓜步两绝 送查总卿三首 其二 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移花接木 避人眼目 食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交织 丹曲 附议 巛字旁的字 追根寻底 眇薄 借面吊丧 包含逢的词语有哪些 三才箭 移船就泊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