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8:24
临江仙·南馆西池迎笑处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南馆西池迎笑处,轻行不耐冰绡。
粉香飞过碧阑桥。
芙蕖争态度,杨柳学飘摇。
醉里鸾飙乘月去,碧云依旧迢迢。
深情谁为寄娇娆。
簟纹风外展,香篆过边销。
南馆的西池是迎接欢笑的地方,我轻轻走动,无法忍耐那冰凉的轻纱。
芬芳的香气飘过碧色的栏杆桥。
荷花竞相展姿,杨柳似乎也在随风摇曳。
醉酒时,凤鸟乘着月光而去,碧云依旧遥远如昔。
深情厚意,究竟是谁在寄托这娇美的情怀呢?
竹席上的纹路在微风中展开,香篆的烟雾悄然消散在边缘。
作者介绍:卢祖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常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繁华之时,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南馆西池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感受。开篇的“南馆西池迎笑处”设置了一个温柔的场景,轻盈的步伐与冰凉的轻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一种轻快而又难以忍受的美感。接下来的“粉香飞过碧阑桥”,通过香气的飘散,营造出了一种梦幻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画卷中。
“芙蕖争态度,杨柳学飘摇”描绘了荷花与柳树的动态美,生动而富有生命力,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醉酒时的“鸾飙乘月去”则呈现出一种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渴望。
最后的“深情谁为寄娇娆”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深情寄托的思索,令人动容。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深入探讨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粉香飞过碧阑桥”中的“粉香”指的是?
A. 书香
B. 花香
C. 酒香
“芙蕖争态度”中的“芙蕖”指的是哪种植物?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诗中“醉里鸾飙乘月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惆怅
B. 自由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