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4:32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窦牟 〔唐代〕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这首挽歌表达了对包公的追悼。古代帝王的高位如今空缺,夔龙(象征着才德之人)也无法比拟尧帝的伟大。包公的品德和声望深藏于宫廷之中,然而他的风采却在清晨的阳光中散发出来。天上的文星已经陨落,林间的玉树也凋零了。如今有吴君子的墓,遗体被送回故乡,距离安葬的地方仍然遥远。
作者介绍:窦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抒情诗和挽歌,作品风格多样,常用典故,具有深刻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包公(包拯)所作的挽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包公的悼念与尊重。包拯以清廉公正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这首挽歌通过对包公的追思,展现了古人对于德行和才能的崇敬。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富有哲理。开篇提到的“台鼎尝虚位”,让人感受到包公的离去使得原本高位的空缺,体现了他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德音冥秘府”一句,暗示包公的德行虽深藏不露,但在民众心中却是永恒的。后半部分通过“文星落”和“玉树凋”比喻包公的才华已不复存在,给人以深深的惋惜之情。而结尾提到吴君子的墓,进一步强化了对包公归故土的思念与尊重,表现出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与才能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包公的悼念与追思,展现了古人对于清廉正直之人的尊重与敬仰。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包公的深切怀念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德音”是指什么?
“天上文星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夔龙”主要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窦牟的《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和时局的动荡,而窦牟的挽歌则更强调道德的传承和对伟人的崇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