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23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
龙山和慧山被云雾笼罩,两山之间的云,能让天降雨水,也能使天放晴。
云与山的气息有聚散之道,聚散的道理真是神奇无比。
我隐居在庐山脚下,云是活动的,山则是静止的。
云雾悠然显现,山巍然屹立,稳定大地。
我看到云和山的和谐美好,而云山却无情,不留情面。
我比云山多了这样的见解,但不如一味像云山那样无所执着。
蒋重珍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哲理性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融汇个人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道家思想与隐逸文化的影响。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云山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云山的变幻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云山的气息与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前两句对云山天气变化的描述,表现出自然的无常与美妙。而后面的“我庐山下为小隐”,则引入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体现出他选择隐居的淡泊与宁静。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诗人自觉与云山相比,虽有更多的见解,却不如云山那样无执无求。这种反思让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也让人心生向往,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整首诗在自然的描写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内心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道家思想的理解,追求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
选择题:诗中“龙山慧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云南
填空题:诗中提到“云为动兮山为静”,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状态?(填“动态”或“静态”)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的见解比云山更深刻。 (对/错)
以上内容为《题慧山》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