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21:55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我想写一首平易近人的诗,结果却写得深邃而难以自持。
洗净了浮华的名声,消除了心中的杂念,其实我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我的老师。
本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自我反思和对名声的淡泊。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逸圃,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独特,常以沉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龚自珍在清末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己卯年春夏之交,正值清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创作的追求,以及对名声和世俗的反思。
这首诗反映了龚自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创作出一种平易近人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写作中却发现自己写出的诗句往往过于深邃,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这种体验不仅揭示了他对自己文学能力的自省,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表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薄态度。他意识到,名声的浮华只会遮蔽真实的自我,真正的创作应当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而不是迎合外界的期待。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自我表达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创作的热爱,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对名声的淡薄,强调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人想写什么样的诗?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写作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