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59:42
荷叶粘天玉蝀桥,万重金碧影如潮。功成倘赐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箫。
荷叶在天空中映衬着玉色的桥梁,万重的金碧交错的倒影如潮水般涌来。如果功成名就能够得到赏赐,迁居到这里生活,那又何必去理会故乡的箫声呢?
“功成倘赐”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反映出对成功的渴望;而“湖山理故箫”则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交织,形成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散文家,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个性而闻名。他倡导个性解放,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真实的情感与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己卯年春夏之交,龚自珍在京师作诗,正值他对人生、功名与故乡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出他在繁华与故乡情感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功名和故乡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用“荷叶粘天”来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而“万重金碧影如潮”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景象的美丽,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波光粼粼的湖面,展现出自然的富饶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功成名就,得到赏赐,愿意迁居于此,享受这美好的风景。然而,诗中“何必湖山理故箫”的反问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尽管身处繁华之地,内心仍然对故乡的牵挂无法割舍,这种情感在诗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个体在追求名利与思念故乡之间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人们在追求名利与珍惜故土之间的内心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蝀桥”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富贵
B. 乡愁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何必湖山理故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忘却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答案:C
诗中“万重金碧影如潮”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