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

时间: 2025-05-12 04:59:42

诗句

荷叶粘天玉蝀桥,万重金碧影如潮。

功成倘赐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59:42

原文展示:

荷叶粘天玉蝀桥,万重金碧影如潮。功成倘赐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箫。

白话文翻译:

荷叶在天空中映衬着玉色的桥梁,万重的金碧交错的倒影如潮水般涌来。如果功成名就能够得到赏赐,迁居到这里生活,那又何必去理会故乡的箫声呢?

注释:

  • 荷叶:指的是荷花的叶子,常用作湖泊中清新自然的象征。
  • 玉蝀桥:指的是用玉石建筑的桥,象征着美丽与富贵。
  • 万重金碧:形容水面上重重叠叠的金色与碧色的倒影,展现出美丽的湖面景象。
  • 功成:指事业有成。
  • 理故箫:指的是关心故乡的箫声,箫声在古代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功成倘赐”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反映出对成功的渴望;而“湖山理故箫”则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交织,形成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散文家,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个性而闻名。他倡导个性解放,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真实的情感与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己卯年春夏之交,龚自珍在京师作诗,正值他对人生、功名与故乡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出他在繁华与故乡情感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功名和故乡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用“荷叶粘天”来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而“万重金碧影如潮”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景象的美丽,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波光粼粼的湖面,展现出自然的富饶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功成名就,得到赏赐,愿意迁居于此,享受这美好的风景。然而,诗中“何必湖山理故箫”的反问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尽管身处繁华之地,内心仍然对故乡的牵挂无法割舍,这种情感在诗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个体在追求名利与思念故乡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叶粘天玉蝀桥:描绘出荷叶与天空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2. 万重金碧影如潮:形象地展现了水面上金色与碧色的波光,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3. 功成倘赐移家住: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渴望与追求。
  4. 何必湖山理故箫:通过反问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强调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叶”比作自然的美丽象征,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韵律。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强调内心的矛盾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人们在追求名利与珍惜故土之间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着清新与自然,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金碧:象征着繁荣与富贵,暗示诗人对功名的追求。
  • 箫声:代表着故乡的思念,寓意着对过往生活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蝀桥”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富贵
    B. 乡愁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A

  2. 诗的最后一句“何必湖山理故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忘却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答案:C

  3. 诗中“万重金碧影如潮”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龚自珍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龚自珍诗文集》
  2. 《清代诗人研究》
  3.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接花叟 赠老人 抱孙 忆弟妹 祖坟栽树 题僧壁二首 其二 题僧壁二首 其一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一 道傍酒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波折 誓以皦日 蠢生生 矜句饰字 比字旁的字 满腹狐疑 烟霞成癖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进本退末 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开头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万世之计 絶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