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38
为惜春宵尽,纱屏四面开。
影摇花欲动,光满月疑来。
客共飞觞兴,人称入洛才。
稍闻烽火息,潦倒醉金罍。
为了珍惜春天的夜晚已尽,我在四面打开了轻纱屏风。
影子摇曳,花儿仿佛要随之而动,光辉洒满,月亮似乎也在靠近。
客人们共同举杯畅饮,大家都称赞我有才华,能够入洛(长安)作诗。
稍微听说烽火已平息,我醉倒在金色的酒器旁。
孙传庭(生年不详—约1640年),明代诗人,生于明末,因其时代动荡,作品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春季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借饮酒抒发对春天的惜别之情,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局的反思。
《暮春晦夕偶张屏灯同武子饮分韵得来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春末夜晚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轻纱屏风的四面开放,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与开放,影子摇曳、花儿欲动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春夜的美丽与生机。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饮酒的场景,诗人和朋友们举杯共饮,兴致高昂,表现出一种欢庆与友谊的氛围。人们称赞诗人的才华,暗示着社会对才华的认可与重视,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骄傲与自信。
最后几句则引入了战争的主题,稍闻烽火熄灭,意味着国家的安宁,诗人却因潦倒而醉倒在酒器旁,显示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失落。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形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
逐句解析: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时局动荡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欢庆与失落之间徘徊,体现了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飞觞”是指什么?
“稍闻烽火息”中“烽火”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