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05
到君幽卧处,为我扫莓苔。
花雨晴天落,松风终日来。
路经深竹过,门向远山开。
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
我来到你幽静的卧室,为我清扫那莓苔。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花瓣随风飘落,松风整日送来清凉。
我路过深竹林,门前面朝远山而开。
怎能安然高枕而卧,正值中午时分正需要才华施展。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松风”、“花雨”等意象,常在古诗中出现,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
刘长卿(约709-765年),字文房,号宗元,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诗人可能在游览开元寺时,感受到寺院环境的宁静与清幽,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景致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开元寺的美丽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到君幽卧处,为我扫莓苔”,既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也暗含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中,“花雨晴天落,松风终日来”,展现了阳光明媚、松风拂面的惬意,令人心旷神怡。
而“路经深竹过,门向远山开”则将视野引向远方,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开阔的意境。最后一句“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则回归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事业的追求与对安逸生活的反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矛盾,既向往清幽的隐逸生活,又不忘自身的价值与责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但同时也意识到责任与事业的重要性。
诗中“到君幽卧处”中的“幽”字可以理解为:
A. 明亮
B. 安静
C. 热闹
D. 美丽
“松风终日来”中的“终日”意为:
A. 一天结束
B. 整日
C. 天亮
D. 夜晚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吗?
A. 是
B. 否
可以将刘长卿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关注于个人心境与环境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