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二首》

时间: 2025-04-26 19:56:12

诗句

云涛一苇意雄夸,惯与滩头雁聚沙。

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

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6:12

原文展示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二首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云涛一苇意雄夸,
惯与滩头雁聚沙。
年后腊前梅唤客,
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
笳鼓声中听两衙。
去住了无忻厌赏,
暮年心迹晚林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以“云涛”比喻浩瀚的气势,借“一苇”来展现自己的从容与自信,常常在滩头与大雁一同聚集。腊月的梅花呼唤着客人,山南水北则以竹林为家。蓬蒿的影子下开出三条小径,鼓声与笳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听两边的衙门。归去与留下,心中却没有厌倦与欣赏,暮年的心事如同晚林中的乌鸦。

注释

  • 云涛:指云海波涛,象征气势磅礴。
  • 一苇意雄夸:一根芦苇,表现出豪情壮志。
  • 滩头雁聚沙:指在河滩边,雁群聚集在沙滩上,描绘出自然景象。
  • 年后腊前梅唤客:腊月前后梅花盛开,吸引着客人。
  • 山南水北:形容南山与北水,表达地理位置。
  • 竹为家:形容在竹林中安家,隐居生活。
  • 蓬蒿影里开三径:形容在蓬蒿的影子下,有三条小路。
  • 笳鼓声中听两衙:在乐声中听到两边的衙门,描绘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去住了无忻厌赏:离去与留下都没有厌倦与欣赏之情。
  • 暮年心迹晚林鸦:暮年时的心情如同晚林中的乌鸦,孤独而沉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正值腊月,梅花盛开,正是冬去春来的时节,诗人借梅花之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了李弥逊深厚的诗歌造诣。诗的开篇以“云涛”和“一苇”展开,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气概,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从容和淡泊的态度。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腊月梅花的盛开,借此呼唤客人,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山南水北竹为家”的描写,将自然与人居环境结合,展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接下来的“蓬蒿影里开三径”和“笳鼓声中听两衙”,则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仿佛在热闹的场景中,诗人依然保持着一份静谧。

结尾两句“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岁月的思考。整首诗既有飘逸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涛一苇意雄夸:意象的开篇,展现出诗人胸怀壮志的自信。
  • 惯与滩头雁聚沙:描绘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年后腊前梅唤客:时令的变化与人情的温暖,暗含对友好的期盼。
  • 山南水北竹为家:理想的人生状态,隐居于山水之间。
  • 蓬蒿影里开三径:三条小路象征着不同的选择与人生道路。
  • 笳鼓声中听两衙:在欢快的音响中,体现出诗人的悠然自得。
  • 去住了无忻厌赏:表达出对生活的包容与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得失。
  • 暮年心迹晚林鸦:引申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孤独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涛”与“一苇”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
  • 对仗:如“山南水北”与“蓬蒿影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梅花拟作呼唤客人,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岁月的感悟,体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涛:象征气势和壮阔,传达出诗人的豪情。
  • :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了冬去春来的美好愿景。
  • :象征清雅与隐逸,体现出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 蓬蒿:代表自然环境的质朴与野趣。
  • 三径: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涛”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自然景象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借梅花来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恐惧

  3. “暮年心迹晚林鸦”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与反思
    B. 热情与活力
    C. 恨与报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意境,表达隐逸生活的诗作。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皆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李弥逊则含蓄温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弥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三 望江南 咏烛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其八 望江南五首 其二 望江南 其八 白门漫兴 望江南·戊子五月初三夜自台北趋基隆,即夕登舟北归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肠回气荡 憁恫 包含溜的成语 包含袒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从吾所好 青巘 四邻八舍 鼎字旁的字 州如斗大 贻辱 涊渓 消任 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大破大立 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