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57:51
原文展示:
雁响遥天玉漏清,小纱窗外月胧明,翠帏金鸭炷香平。何处不归音信断,良宵空使梦魂惊,簟凉枕冷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雁鸣声在遥远的天空中回响,玉石般的漏水声清晰可闻;小纱窗外,月光透出朦胧的光芒,映照着翠绿色的帷幕,金色的鸭子香炉上飘散着香气。哪里才不让人思念,音信全无;在这良好的夜晚,空余的思念使我梦魂惊扰,凉席和枕头都冷得让我难以承受这份情感。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中,雁的鸣叫常常象征着思乡和离别的情感。月亮、香气等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用以渲染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夐,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晚,描绘了一位思念爱人的孤独心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乡情绪和对爱人的无尽思念。诗的开头“雁响遥天玉漏清”以雁鸣和漏水声引入,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雁声在空中回荡,似乎在提醒诗人离别的痛苦。紧接着,描绘了月光透过小纱窗的景象,月光的朦胧与夜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柔和而又清新的感受。
“翠帏金鸭炷香平”一方面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室内环境,另一方面与外面无尽的思念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接下来的两句“何处不归音信断,良宵空使梦魂惊”,直接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音信全无的状态让诗人倍感煎熬。
最后一句“簟凉枕冷不胜情”,以“凉”和“冷”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的心寒,反映了深厚而又无奈的情感,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雁响遥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乡 C. 忧伤
“簟凉枕冷不胜情”中的“冷”主要指什么? A. 温度 B. 心情 C. 物品
此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A. 雨 B. 月、雁、香 C. 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