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兵车行》

时间: 2025-07-12 04:59:54

诗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 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59:54

原文展示: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白话文翻译:

车轮辚辚,马儿萧萧,行人腰间各带弓箭。
母亲和妻子相送,尘埃飞扬看不见咸阳桥。
母亲(或作“父亲”)拉着衣服,踮足拦道哭泣,哭声直上云霄。
路过的人问行人,行人只说走得频繁。
有的从北方的防河出发,便到西边的营田。
出征时里正(村长)正带着头巾,归来时却白发苍苍仍在边疆守卫。
边疆的流血已成海水,武皇开疆拓土的意志仍未消减。
你不知道汉朝的山东有二百个州,千村万落生长荆棘与杞柳。
即便有健壮的妇女耕作,禾苗在田地里也无东西可收。
更何况秦兵能耐苦战,被驱赶与狗和鸡无异。
长辈虽然有问,役夫敢于申诉冤屈吗?
就如今年冬天,关西的士兵未曾休息。
县官急于索要租税,租税从哪里来呢?
真是明白生男孩不好,反而生女孩好。
生女孩还可以嫁给邻居,生男孩却埋没在百草丛中。
你难道没见过青海边,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冤屈,旧鬼哭泣,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释:

  • 辚辚:形容车轮转动的声音。
  • 萧萧:形容马的叫声和马蹄声。
  • 耶娘/爷:方言,母亲或父亲。
  • 里正:指村里的长官或村长。
  • 关西卒:指关西的士兵,常指边疆的军人。
  • 租税:指对农民的征税。
  • 青海头:指青海地区,古代战乱频繁,很多尸骨未曾得到安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深入反映了社会现实,常常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

《兵车行》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苦难。杜甫通过描绘征兵场景,抒发对战乱的控诉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了时代的悲惨。

诗歌鉴赏:

《兵车行》是杜甫的一首乐府诗,诗中通过描绘征兵的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无奈。开头的“车辚辚,马萧萧”展现出战争的临近,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母亲和妻子的送别,传达出人们对离别的悲伤与无助,令人感受到战争对家庭的破坏。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一句,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统治者对战争的无情。诗人借此反思历史,质疑统治者的决策。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困境,既有对女性辛劳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摧残田园的无奈。

“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一句,深刻揭示了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重压。最后,诗人通过“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来表达对战争牺牲者的悲悯与哀痛,结尾的“天阴雨湿声啾啾”则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心灵上的重创。

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展现了杜甫对战争的深切关怀和对人世苦难的洞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车辚辚,马萧萧:车轮声响,马匹低鸣,描绘出出征的场景。
  2. 行人弓箭各在腰:行人身上佩戴着弓箭,暗示即将上战场。
  3. 耶娘妻子走相送:母亲和妻子陪伴送行,表现出家庭的温情。
  4. 尘埃不见咸阳桥:尘土飞扬,咸阳桥被遮蔽,象征着战争的不可避免。
  5. 哭声直上干云霄:哭声高亢,传达出深切的悲伤。
  6. 行人但云点行频:行人无奈地表示出行频繁,暗示战争常态。
  7. 去时里正与裹头:出征时村长为其包头巾,显示出当地对征兵的习惯。
  8. 归来头白还戍边:归来时已满头白发,表现出战争带来的折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哭声直上干云霄”,将哭声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表现。
  • 对仗:如“车辚辚,马萧萧”,工整的音韵和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比喻:如“边庭流血成海水”,形象地表现出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现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生命的尊重,反映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轮:象征战争的到来。
  • :象征战斗的勇猛与残酷。
  • 母亲与妻子:代表家庭与亲情,表现人间的温情与悲痛。
  • 白骨:象征死亡与战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耶娘/爷是谁的代表?

    • A. 军人
    • B. 亲人
    • C. 官员
    • D. 商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生男孩被认为是__,而生女孩则被认为是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是指战争的惨烈。(对/错)

答案:

  1. B
  2. 恶;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杜甫的《兵车行》更加注重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豪情与饮酒作乐,两者的主题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唐代文化的丰富与多样。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译文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 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 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东湖新竹 南园观梅 纵笔 双溪道中 暮春 小饮示座中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镜湖有鸟名水凫於春夏间若日打麦作饭偶有所 北岩采新茶用忘怀录中法煎饮欣然忘病之未去 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蛟龙失水 牛马易头 至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神而明之 行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单人旁的字 婉言谢绝 开恩 榘砮 懵撒 凄然泪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