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村舍》

时间: 2025-04-26 14:20:50

诗句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畲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50

原文展示

无怀葛天古遗民,
种畲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
岂知明府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无心怀念古代的葛天遗民,
种田归来时正好捡拾涧边的柴火。
乡亭的长官听说我的名声却不认识我的面貌,
他怎能知道我这位明府是谁呢!

注释

  • 葛天: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
  • 遗民:指古代的遗民,意指对古代生活的怀念或遗忘。
  • 种畲:种植田地,尤其是指一种特定的农田。
  • 涧薪:指溪涧旁边的柴薪。
  • 亭长:地方官员,负责村庄的管理。
  • 明府:明白的官府,指作者自身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的诗歌以豪壮激昂著称,尤其擅长抒发爱国情怀。其生平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和国家危机,作品中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村舍》是一首反映陆游隐居生活与社会关系的诗作。在经历了数次科举失败与政治失意后,陆游选择在乡村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此诗描绘了他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乡村人的关系。

诗歌鉴赏

《村舍》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中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古代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无怀葛天古遗民”一句,表现了他对古人理想生活的怀念,但同时又显得有所保留,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接受。通过描写自己捡柴的日常活动,陆游展示了自己与世无争、愿意过简单生活的态度。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则反映了他在乡村的身份认同问题。尽管他在外界有一定名声,但在小村庄里,自己却是个陌生人,这种反差表现了他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体现了陆游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怀葛天古遗民: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生活的怀念,但又不完全沉浸其中。
  2. 种畲归来束涧薪: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的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3. 亭长闻名不识面:反映了名声与实际身份的差距,表现出身份的孤独感。
  4. 岂知明府是何人:强调了自我与外界的隔阂,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的思考与自我定位的困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怀葛天”“种畲归来”,形成整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葛天”隐喻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向往。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质朴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遗民:象征着理想与传统,表达作者对古代生活的追求。
  • 涧薪:代表简单的生活,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状态。
  • 明府: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的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字是什么?

    • A. 俊彦
    • B. 务观
    • C. 明府
    • D. 逸民
  2. 诗中提到的“亭长”是什么身份?

    • A. 农民
    • B. 官员
    • C. 商人
    • D. 学者
  3. “无怀葛天古遗民”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古代生活的向往
    • B. 对现代生活的赞美
    • C. 对他人的羡慕
    • D. 对过去的遗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村舍》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陆游在诗中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闻夜砧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晚凉偶咏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杭州回舫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施衿结褵 泥佛劝土佛 解衣槃磅 犹可 租铢 歼荡 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狼如虎 委迟 鬥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犬吠之警 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江山如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