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4:52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宁愿生于贫困中,只要能与朋友相聚,
马卿也能弹奏琴曲。
借用外物抒发孤独的愤懑,
世人又有谁能明白我的心声?
敲门召唤好友,走过树林十寻,
茶杯中推荐甘美的荠菜,
想要斟酒又哪里得来?
并不是没有美味的食物,
这药方是圣人所推崇的。
谁会知道一半是刺史的我,
却依然怀有尊重尧舜的心情。
李弥逊,字季舒,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清新秀丽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词常结合自然景物,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相聚之时,探讨了生活的贫困与内心的富足,表达了作者在贫穷中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
李弥逊的这首《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 其三 彦融》通过对贫穷与友谊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作者宁愿生于贫困之中,与友人相聚、畅谈理想,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淡薄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前两句“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展现了作者宁愿在贫困中享受音乐和友情的态度。接下来的“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懑,感受到世人对其情感的无知。描绘出一种在闭塞环境中渴望理解的心情。
后面的段落通过对友人相聚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温馨的场景,“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流露出生活中的简单快乐。最后两句“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再次强调,虽然生活贫困,却有思想与品德的追求,传达出尊重与崇高理想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值得深思。
整首诗表现出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诗人依然能够享受友谊、音乐和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
李弥逊的《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主要讨论了什么主题?
A. 物质的追求
B. 友情与精神生活
C. 官职的得失
诗中提到的“茶瓯荐甘荠”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友谊
C. 简单的生活乐趣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物质生活的渴望
B. 对精神追求的强调
C. 对朋友的感激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弥逊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杜甫则显得更为沉重,关注家庭与社会的困境。两者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