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43:28
原文展示:
步虚声裹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宾朋未散山翁醉,听歌同入醉乡中。
白话文翻译:
在虚幻的声音中,有一位八奇翁,八奇翁必定是古代的英雄。宾客们还未散去,山翁已经醉了,大家一起听着歌声进入醉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深沉内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智慧的老人在宴会中的情景,通过“步虚声”和“醉乡”等意象,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步虚声”和“醉乡”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八奇翁”被赋予了古代英雄的特质,显示出其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在宾朋未散的情况下,山翁已经醉了,这不仅表现了老人的豪放不羁,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上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老人的描绘,传达了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通过对“八奇翁”的描绘,表达了对于非凡才能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八奇翁”指的是什么? A. 具有非凡才能和智慧的老人 B. 古代的英雄 C. 山中的老人 D. 宾朋中的一个 答案:A
诗中的“醉乡”象征什么? A. 实际的醉酒状态 B. 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C. 宴会的场所 D. 宾朋的聚集地 答案:B
诗中通过什么手法描绘了“八奇翁”?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