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49
浪淘沙令
作者: 元好问
云外凤凰箫。天上星桥。相思魂断欲谁招。瘦杀三山亭畔柳,不似宫腰。长日篆烟消。睡过花朝。红蔷薇架碧芭蕉。雌蝶雄蜂天不管,各自无聊。
在云外传来凤凰的箫声,天上有星星的桥梁。相思之情令我魂断,想要呼唤谁来相见呢?在三山亭旁的柳树已经枯瘦,远不如那宫中女子的腰肢。漫长的日子里,烟雾渐渐消散,花朝已过,我在梦中睡去。红色的蔷薇架在碧绿的芭蕉上,雌蝶雄蜂无所事事,任凭天意,各自无聊。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廷美,号天雨,金朝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词。元好问在金朝末年,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局势,其词作常常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创作于金朝的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个人经历与社会动乱而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诗中流露出的相思之苦与孤独感,反映了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浪淘沙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相思之情。诗中的“云外凤凰箫”与“天上星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理想化的爱情。接下来的“相思魂断欲谁招”则将情感的深度引入,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与渴望。
柳树的“瘦杀”与“宫腰”的对比,既是对美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随着时间的推移,烟雾渐渐消散,梦中花朝的“睡过”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失落的美好。最后的“雌蝶雄蜂天不管,各自无聊”则以一种无奈的态度结束,展现了男女之间的隔阂与孤独感,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人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体现出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外凤凰箫”意指什么?
“瘦杀三山亭畔柳”中“瘦杀”意指?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