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2:49
留题桂州碧浔亭
作者: 韦瓘 〔唐代〕
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
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
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
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泊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虽然我在桂州担任官职半年,但并没有太多的劳累;而我内心的操劳却是一天都不能少。虽然我的建筑设计尚未完成,但已经有了宏伟的规模。治理百姓的才能虽然有限,但在官场上却常常因为命运不济而无法施展。从今往后,我打算回到洛川的田野上耕作,任凭大江大河的风浪自由起伏。
韦瓘,唐代诗人,官至郡守,因才华出众受到重用,但也因官场的纷扰而感到疲惫。他的诗风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韦瓘担任桂州郡守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社会背景上,唐代政治兴盛,但官场的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使许多士人如韦瓘一样感到失落。
韦瓘的《留题桂州碧浔亭》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官场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虽然表面上是在描述他担任官职的经历,但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的开头,诗人用“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表达了尽管在官场上任职,却感到内心的焦虑与操劳,反映出他对权力的无奈与疲惫。
接下来的两句“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则描绘了他对理想的追求,虽然建筑未成,却已展现出宏伟的蓝图,象征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则表明他对官场的失望,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而命运的无常更是让他无法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逃离官场,回归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刻,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韦瓘在桂州担任了多长时间的官职?
诗人希望回归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理人”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