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留题桂州碧浔亭》

时间: 2025-07-12 20:54:24

诗句

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

轮奂未成绳墨在,

规模已壮闶闳高。

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

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54:24

原文展示

留题桂州碧浔亭
作者: 韦瓘 〔唐代〕

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
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
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
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泊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虽然我在桂州担任官职半年,但并没有太多的劳累;而我内心的操劳却是一天都不能少。虽然我的建筑设计尚未完成,但已经有了宏伟的规模。治理百姓的才能虽然有限,但在官场上却常常因为命运不济而无法施展。从今往后,我打算回到洛川的田野上耕作,任凭大江大河的风浪自由起伏。

注释

  • 半年领郡:指担任郡守的时间,半年无所作为。
  • 一日为心素所操:内心的操劳,指对事务的关心。
  • 轮奂:指建筑的轮廓或外形。
  • 绳墨在:用绳子和墨水描绘建筑的蓝图。
  • 规模已壮:规模已经很宏大。
  • 理人:治理百姓。
  • 薄宦:指职务低微的官员。
  • 洛川:位于今洛阳,指归隐的地方。
  • 大千江路:指江河浩荡,象征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瓘,唐代诗人,官至郡守,因才华出众受到重用,但也因官场的纷扰而感到疲惫。他的诗风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韦瓘担任桂州郡守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社会背景上,唐代政治兴盛,但官场的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使许多士人如韦瓘一样感到失落。

诗歌鉴赏

韦瓘的《留题桂州碧浔亭》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官场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虽然表面上是在描述他担任官职的经历,但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的开头,诗人用“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表达了尽管在官场上任职,却感到内心的焦虑与操劳,反映出他对权力的无奈与疲惫。

接下来的两句“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则描绘了他对理想的追求,虽然建筑未成,却已展现出宏伟的蓝图,象征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则表明他对官场的失望,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而命运的无常更是让他无法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逃离官场,回归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刻,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年领郡固无劳:表达了在桂州任职半年,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可做。
  2. 一日为心素所操:内心的操劳与烦恼却是无时无刻不在。
  3. 轮奂未成绳墨在:建筑的设计尚未完成,但已在心中形成轮廓。
  4. 规模已壮闶闳高:虽然未成,但计划的规模宏伟。
  5. 理人虽切才常短:治理百姓的能力虽然迫切,但才华却常常不足。
  6. 薄宦都缘命不遭:在官场上的低微地位,也与命运的安排有关。
  7. 从此归耕洛川上:决定回归田园,回到洛川的土地上。
  8. 大千江路任风涛:任由江河的风浪自由起伏,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半年领郡”和“一日为心”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建筑比作理想,展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 排比:通过列举多个方面的感受,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州:象征官职与权力。
  • 洛川:象征自由与归隐。
  • 江路:象征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韦瓘在桂州担任了多长时间的官职?

    • A. 一年
    • B. 半年
    • C. 两年
    • D. 三个月
  2. 诗人希望回归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洛川
    • C. 桂州
    • D. 成都
  3. 诗中提到的“理人”指的是什么?

    • A. 治理百姓
    • B. 修建房屋
    • C. 书写诗文
    • D. 设计建筑

答案

  1. B. 半年
  2. B. 洛川
  3. A. 治理百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 《闲情赋》- 杜甫

诗词对比

  • 韦瓘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韦瓘更多地反映了对官场无奈的感受,而陶渊明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东华明府考绩五首 其五 赠林以永 林赞虞丈出守昭通过黔赠别 其二 东轩见访 辛巳仲秋回揭阳二首 其二 登岐山 秋风八章留别 其五 入黄龙洞口迟王石屏黄门戴角峰侍御口占 草堂 射熊 秋夜宿乌江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戎王子 五劳七伤 小善 珍珠红 具食与乐 食前方丈 又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八面受敌 雾鳞云爪 乖结尾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喜愿 攴字旁的字 丁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