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时间: 2025-04-27 05:00:23

诗句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23

原文展示: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白话文翻译:

饮酒时应守在子衡的家中。
客人从东边来到西楚,河流在岸边轻轻摇曳。
雪融化后,巢县的青山显露出来,雨后焦湖的春水上涨。
幸好有使君持节在身,无需老朋友再问绸袍。
我心中贺监的文章才华卓绝,又让当代人看到如凤毛般珍贵的存在。

注释:

  • 饮濡:饮酒时的情景,"濡"有湿润的意思,引申为“饮酒”。
  • 子衡君:指的是一位名叫子衡的君主,可能是特指某位有名的人物。
  • 客子:指的是来访的客人,常用于古诗中表示外来者。
  • 兀兀:形容水流的样子,意为波涛汹涌或轻轻荡漾。
  • 巢县:古县名,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 焦湖:指焦湖,古代著名的湖泊。
  • 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持玉节意味着他有权威。
  • 绨袍:绨是一种丝绸,袍是长袍,表示身份的象征。
  • 贺监:贺监是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 凤毛:比喻珍稀的事物,凤毛象征着稀有而珍贵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孝光,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生平鲜有记载,但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孝光客游西楚时,体现了诗人在游历之余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客子东来”引入,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游子情怀,表示他身处他乡,远离故土。诗中“河流兀兀舞轻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动的景象,运用生动的动词“舞”,赋予了河流以生命,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接着,诗人转向春天的气息,“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给人以希望和生机。尤其“焦湖春水高”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春水上涨的情景,还引发了对生命蓬勃发展的深思。

“赖有使君持玉节”,诗人借助地方官员的权威,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关心的回应,而“未须故旧问绨袍”则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显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物质的超然。

最后一联提到“贺监文章伯”,不仅是对贺知章的赞美,更是对才华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子东来向西楚: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表明他是从东边而来,前往西楚,设置了空间的对立,突显了孤独感。
  • 河流兀兀舞轻舠:河流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给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感觉,暗示了内心的宁静。
  • 雪消巢县青山出:雪融化后,青山再现,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雨后焦湖春水高:春雨滋润了湖泊,水位上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赖有使君持玉节:有权威的官员在,表明了社会的安定与安全感。
  • 未须故旧问绨袍:无需再向旧友询问生活的富贵,显示出对物质的淡薄。
  • 眼中贺监文章伯:对贺知章的赞美,表明对才华的尊重。
  • 又使时人见凤毛:喻指稀有的才华,象征着珍贵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毛”,用凤毛比喻稀有之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河流形象化,赋予其“舞”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严谨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动,流动不息。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永恒,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 春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寓意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客子东来向西楚”中的“西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安
    • B. 湖北
    • C. 江苏
    • D. 四川
  2. 诗中提到的“绨袍”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身份
    • D. 友情
  3. “赖有使君持玉节”这句的主要意思是?

    • A.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B. 官员的权威带来的安全感
    • C. 对自然的感悟
    • D. 诗人对生活的忧虑

答案:

  1. B. 湖北
  2. C. 身份
  3. B. 官员的权威带来的安全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孝光研究》
  • 《李孝光诗歌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王右丞诗後 题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 度雪台 行圃 雪霁晓登金山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及绣球图 过广济圩三首 石湾雨作,得巩帅釆若书,约观灯 罗元通挽诗 送傅山人二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又的词语有哪些 亲遇 革字旁的字 牙垢 皮字旁的字 街坊邻里 五谷不熟,不如稊稗 私字儿的字 似水柔情 川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东轩 输肝剖胆 刬旧谋新 挟天子以征四方 文字狱 包含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