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9:16
贺新郎二十首 其七
作者:李慈铭 〔清代〕
六载长安邸。共晨昏凄凉蛩駏。贱贫兄弟。折臂断支经九险,相慰惟君而已。正努力各营归计。谁分百年鸡黍约,竟苍黄诀别穷途里。来世誓,可能记。一棺寂寞城南地,幸相逢季方捧檄,令原风义。转盼双骡驮槥去,恸绝素旌千里。问形影从今谁寄。惨淡国门皋复出,正悲风寒日萧萧起。算此日,真归矣。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安的六年生活,伴随的是晨昏的凄凉与失落。我与兄弟们虽身处贫困,却彼此安慰。我们都在努力打算归家的事情。谁来分担那百年之间的约定,最终只在这穷途末路中告别。来世的誓言,是否还能被铭记?一棺孤寂地安放在城南,幸好我们能在季节更替中相逢,传承那份风义。回望双骡驮着棺木离去,心中悲痛难忍,素旌飘荡千里。不知道从今以后,谁来寄托我的形影。惨淡的国门再次开启,正值寒风萧瑟的日子。算起来,今天就是我的归期了。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慈铭经历人生变故、情感孤独之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思念。诗中描绘的六年长安生活,充满了孤独与凄凉的气氛,显示了作者对苦难岁月的深刻反思。诗句“来世誓,可能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去的追忆,情感细腻而真挚。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从对兄弟情谊的回忆,转向对生死离别的沉重思考,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动容。最后的“算此日,真归矣”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归家的渴望和对人生终点的坦然接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生与死、孤独与陪伴、归乡的愿望展开,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亲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六载长安邸”,指的是作者在长安生活了多少年?
“苍黄诀别”中的“苍黄”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