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25
沁园春 送友人补太学
作者: 姚勉 〔宋代〕
一部周官,学问渊源,山斋得来。
最雄姿直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
万里青云,相期阔步,底事向天门折翼回。
君知否,这白衣御史,卿相胚胎。
时人休用惊猜。机会到功名节节催。
看蒲质易凋,何如松茂,菊花已老,须是梅开。
万事何难,时来得做,且信天工次第排。
从今去,愿径游璧水,直上兰台。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期望,诗人提到《周官》的学问深厚,自己在山间书斋中获得了这些知识。诗中称赞友人气质非凡,毫不修饰,仿佛仙人般清逸,完美得不受世俗污染。面对青云直上的理想,诗人不禁感叹若何才能不因折翼而回。接着提到友人有着白衣御史的潜质,未来可能成为卿相。作者提醒世人不要惊讶,要抓住机会,名声和功名总会随之而来。尽管蒲草轻易凋谢,但松树却常青,菊花虽已老去,但梅花依旧会开。万事其实都不难,只需等待时机,天工会安排一切。从今往后,愿意向璧水游去,直接登上兰台,追求更高的理想。
姚勉,宋代诗人,生于盛世,受过良好教育,通晓古典文学,作品多表现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其风格清新洒脱,常寄情于山水,兼具哲理。
此诗写于友人将要补太学之际,表达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和名利的看重。
《沁园春 送友人补太学》通过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青云”、“白衣御史”,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强调学问的重要,借助《周官》的典故,凸显友人学识的深厚与潜力。在表现友人气质时,诗人使用了“仙风道骨”的描述,既显示了友人的非凡,又传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诗中“看蒲质易凋,何如松茂”,更是通过对比,强调持久与生命力的重要,鼓励友人要坚守理想。整首诗调子积极向上,虽有对功名的渴望,却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磨砺,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歌围绕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强调知识与修养的重要,同时鼓励友人勇敢追求理想,不畏艰难。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衣御史”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蒲质易凋,何如松茂”主要表达了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姚勉的《沁园春 送友人补太学》更多地强调内心的修养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展现了对豪放与酒醉人生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