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梅花六首 其五》

时间: 2025-05-23 14:22:38

诗句

画论形似已为非,牝牡那穷神骏姿。

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

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

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22:38

原文展示:

梅花六首 其五 赵蕃 〔宋代〕

画论形似已为非,牝牡那穷神骏姿。 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 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 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

白话文翻译:

在绘画中追求形状的相似已不再重要,雌雄之别也无法穷尽神骏的风姿。 不要仅从眼前寻找标准,而应从物外进行极致的观察。 山因雨雾而青色更深,水因风纹而绿色泛起涟漪。 因此,在梅花中寻找最美的地方,应该特别喜爱月光明亮的时刻。

注释:

  • 画论形似已为非:指在绘画中,仅仅追求形状的相似已不再被认为是高水平的艺术。
  • 牝牡那穷神骏姿:牝牡指雌雄,这里指无法通过雌雄的区分来完全捕捉到神骏(指马)的风姿。
  • 莫向眼前寻尺度:不要仅从眼前的事物中寻找评价的标准。
  • 要从物外极观窥: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或超越物质层面的角度进行观察。
  • 山因雨雾青增黛:山因为雨雾的覆盖,其青色变得更加深沉(黛色)。
  • 水为风纹绿起漪:水因为风的吹拂,绿色泛起波纹(漪)。
  • 以是于梅觅佳处:因此,在梅花中寻找最美的地方。
  • 故应偏爱月明时:所以应该特别喜爱月光明亮的时刻。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梅花六首 其五》是他描写梅花系列作品中的一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审美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超脱世俗的审美态度。诗中,“画论形似已为非”一句,表明诗人认为艺术不应仅限于形式的模仿,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神韵。接着,“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进一步强调了超越物质层面的观察和理解的重要性。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山和水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越物质的美学观点,最终落脚到梅花上,表达了对梅花在月光明亮时刻的特别喜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

诗词解析: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山因雨雾青增黛”)和拟人(如“水为风纹绿起漪”)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超越物质层面的美,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审美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诗中的重要意象包括“梅花”、“山”、“雨雾”、“水”、“风纹”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越物质层面的美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论形似已为非”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绘画应追求形状的相似 B. 绘画不应仅限于形状的模仿 C. 绘画应追求色彩的丰富 D. 绘画应追求构图的完美

  2. 诗中“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应从眼前的事物中寻找评价的标准 B. 应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观察 C. 应从物质层面进行观察 D. 应从个人喜好出发进行观察

  3. 诗中“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态度? A. 对梅花的普遍喜爱 B. 对梅花在月光明亮时刻的特别喜爱 C. 对梅花的冷漠态度 D. 对梅花的厌恶态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侧重点和风格有所不同。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咏梅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梅花六首 其五》与王安石的《梅花》对比,可以探讨两位诗人在描绘梅花时的不同视角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梅花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梅花诗作,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拍 襄阳第五 题苏武忠节图 送行中斋三首 渡江第十 过雪桥琉璃桥 送赵王宾三首 山中感兴三首 其一 第一百八十九 铁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愚民政策 广字头的字 乌榜 夸强道会 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鬼门道 丶字旁的字 扶老挟稚 旡字旁的字 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亿忌信谗 焚铄 影灭迹绝 风华浊世 甘棠之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