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1:51
寄杨德逢
王安石
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
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
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
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後食。
穿沟取西港,此计当未获。
翛翛两龙骨,岂得长挂壁。
晤言久不嗣,作苦何时息。
炎天不可触,怅望新舂白。
在炎热的夏天,我在山中独自醒来,四周没有去处。湖水的阴影似乎就在眼前,却隔着千里之遥。远远听见青秧在水中摇曳,又让我想起龟兆的预兆。占卜未来希望了解你的安危,只有勤劳才能有所收获。穿过沟渠去西港,这个计划恐怕难以实现。两条龙骨在空中翱翔,难道能长久地挂在墙上?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心中的苦恼何时才能停止?炎热的夏天让我无法忍受,只能惆怅地望着新舂的白米。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上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特别在诗、文、论等多方面都有杰出贡献。
《寄杨德逢》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之际,对人生和理想有了更深的思考。诗中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寄杨德逢》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友人思念的诗作。王安石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将个人心境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诗的开头,诗人以“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写出自己在炎热夏天的孤独和无助,展现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接着,诗人通过湖水的描写,反映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后续的几句,诗人用占卜的方式表达对未来的期盼及对现状的无奈,笔调愈发沉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如“青秧”、“龟兆”、“龙骨”等,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挣扎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能为力。最后几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苦闷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切。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无助,情感深沉而真挚,反映了人对家园的眷恋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青秧”主要象征什么?
“山樊老惮暑”中“樊”字的意思是?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较,王安石的《寄杨德逢》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是通过酒来抒发孤独与兴致的反复。王安石的诗意深沉且富有哲理,李白则是豪放洒脱,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