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8:13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作者: 武平一 〔唐代〕
玉府凌三曜,
金坛驻六龙。
彩旒悬倒景,
羽盖偃乔松。
玄圃灵芝秀,
华池瑞液浓。
谬因沾舜渥,
长愿奉尧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的场景,仿佛在天宫之上,璀璨的光辉照耀着。金色的坛子上停驻着六条神龙,绚丽的彩旗倒挂在阳光下,华丽的羽扇遮挡着高大的松树。神秘的园圃中灵芝生长茂盛,华丽的池水中流淌着甘甜的液体。作者感慨自己能够沐浴在舜帝的恩泽之下,心中长存希望能得到尧帝的封赏。
武平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君主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唐代,是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皇帝的赞美与祝福,可能是为庆祝某个节日或重大事件而作,表达了对美好政治局面的期待和对统治者的仰慕。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整首诗以“玉府”、“金坛”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神圣、庄重的氛围,似乎描绘了一个完美的天界场景。诗中运用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音乐感和视觉冲击力。
诗中的“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展示了华丽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灵芝与瑞液的意象传递了长生与吉祥的美好愿望。最后两句“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感激与期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好景象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代盛世下人们的理想与信念,对国家与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统治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通过对宏伟场景的描绘,诗人希望能够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领导者的期待。
选择题:诗中“玉府凌三曜”中的“三曜”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灵芝”象征着__。
判断题:该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感激与期望。 (对/错)
《登高》(杜甫)与《奉和幸白鹿观应制》在意象上均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感慨与忧虑,而武平一的这首诗则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赞美,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