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越州歌二十首》

时间: 2025-08-11 02:44:14

诗句

昨梦吴山阆苑开,风吹仙乐下瑶台。

翠围红阵知多少,半揭珠帘看驾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2:44:14

越州歌二十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原文展示:

昨梦吴山阆苑开,
风吹仙乐下瑶台。
翠围红阵知多少,
半揭珠帘看驾来。

白话文翻译:

昨夜梦见吴山上的阆苑开放,
风吹着仙乐从瑶台飘下来。
翠绿的围墙和红色的阵列不知有多少,
半掀起珠帘望着仙人驾着车子来了。

注释:

  • 昨梦:昨夜的梦。
  • 吴山:指的是吴地的山,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 仙乐:指神仙的乐曲。
  • 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高台。
  • 翠围红阵:形容美丽的景象,翠绿的围墙和红色的阵列。
  • 珠帘:珠子做的帘子,象征着华丽。

典故解析:

  • 阆苑:出自《山海经》,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地与逍遥的生活。
  • 瑶台:也是与仙人相关的传说,代表着美好而神秘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景山,号恬园,南宋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就引入了梦境的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俗世的氛围。吴山、阆苑这些词汇的使用,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风吹仙乐的描写更是将人带入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仿佛耳边就能听到那悠扬的仙乐。在翠围红阵的描绘中,读者能感受到那种色彩的鲜明和视觉的冲击,使得诗的意境愈加深远。最后,半揭珠帘、看驾来的意象,既有期待之感,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仿佛仙人就在眼前,让人不禁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梦吴山阆苑开:梦见吴山的阆苑开放,暗示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风吹仙乐下瑶台:描绘自然与仙境的和谐,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
    • 翠围红阵知多少:色彩鲜明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美的绚丽。
    • 半揭珠帘看驾来:期待与神秘的结合,增添了梦境的奇妙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阆苑、仙乐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风吹仙乐,赋予风以生命。
    • 对仗:如“翠围红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超脱现实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吴山:象征着美丽的自然。
    • 阆苑:代表理想的境地。
    • 仙乐:象征着高雅与自在。
    • 珠帘:象征华丽与梦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阆苑”指的是: A. 现实中的地方
      B. 传说中的仙境
      C. 普通的花园

    2. “风吹仙乐下瑶台”中“瑶台”指的是: A. 高台
      B. 地方的名称
      C. 仙人的住所

    3. 整首诗表达的是: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越州歌二十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风格上汪元量更为细腻,李白则更为豪放。李白的诗中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而汪元量的诗则更倾向于营造梦幻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手册》

通过这些学习与分析,相信读者对《越州歌二十首》的理解与感悟将更为深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离京日作 酒醒 九日群公出游郊外余方卧郡斋听水因寄一绝呈 九日不饮 禁中偶书所怀呈内翰同年同院二学士 金陵怀古 江行书事 江上闻鹧鸪 江上晚行 江上晚望怀所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熹平石经 臣字旁的字 大节不可夺 秋草人情 包含鬓的词语有哪些 王珧 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蹲虎踞 彐字旁的字 名实不副 韋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溪湾 先典 貌不惊人 遥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