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2: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2:33:51
自箴 其三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俗物汩陈大好,家奴倒迕何诛。
泡幻初无典要,光阴况已桑榆。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厌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繁琐的世俗事务不值得去追求,家中的奴仆也不应当过于苛责。人生如梦,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原则可循,而光阴已如桑榆般渐渐老去,生命的时间不等人。
范成大(1126-1193),字介甫,号梅溪,苏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自箴 其三》是范成大在晚年时写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诗人希望人们能看透虚幻的事物,珍惜时间,保持内心的宁静。
《自箴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俗物汩陈大好”直接点出诗中所指的世俗琐事,强调其无尽的繁杂与压迫感。接下来的“家奴倒迕何诛”,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琐事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奈与无力。接着,诗人通过“泡幻初无典要”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许多追求都是虚幻的,缺乏实质的意义。最后一句“光阴况已桑榆”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易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诗中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范成大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是一首既具思想深度又能引发共鸣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繁琐的厌倦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要看透虚幻的事物,珍惜生命的时间。
诗中“家奴倒迕”意指:
A. 家中的仆人勤劳
B. 家中的仆人反叛
C. 家中的仆人无能
D. 家中的仆人忠诚
“光阴况已桑榆”中的桑榆象征:
A. 青春
B. 晚年
C. 繁荣
D. 失落
与李白《将进酒》中的豪放形成对比,范成大的《自箴 其三》更加内省,关注内心的感受。李白强调的是享受人生的豪情,而范成大则反思世俗与时间的流逝,展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