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20:07
偶成 其三
山郭方迎五日春,
飞飞风雪欲愁人。
老年作客殊无策,
适兴吟诗似有神。
溪上梅花谁可共?
天涯鸥鸟漫相亲。
酒阑细看柴桑论,
始觉桃源不避秦。
在山边的城郭,正迎来五天后的春天,
飞舞的风雪让人感到忧愁。
年纪已大,身为客人却无计可施,
随兴吟诗似乎灵感涌现。
溪边的梅花,谁能与我共赏?
天涯的鸥鸟,彼此之间却显得亲近。
酒席将尽,细细回味柴桑的讨论,
这时才意识到桃源的宁静并不惧怕秦朝的侵扰。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字仲明,号雪舟,浙江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冕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同时又从自然中寻找慰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即将到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开篇“山郭方迎五日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正在悄然逼近,然而“飞飞风雪欲愁人”却又营造出一种忧愁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接着,诗人自述年老而成为客人,感到无计可施,反映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愁苦,而是通过吟诗找到了内心的寄托,“适兴吟诗似有神”,显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在对梅花的思考中,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但“谁可共”又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感受。
最后两句“酒阑细看柴桑论,始觉桃源不避秦”,通过酒席的讨论,领悟到了理想生活的真谛,桃源象征着一种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冕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老年作客殊无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