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30
江南雪消春渐回,溪东溪西梅花开。幽人作诗兴不浅,时复杖藜携酒来。
江南的雪已经融化,春天渐渐回来了;溪东和溪西的梅花都盛开了。幽居的诗人诗兴颇浓,时常拄着拐杖携酒而来。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白云山人”,以诗词、绘画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春天,伴随着梅花的盛开,王冕在自然的美景中受到启发,写下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素梅 其三》是王冕在江南春天时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江南雪消春渐回”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融化的雪象征着寒冬的结束,春天的复苏带来了生机。接着,诗人写道“溪东溪西梅花开”,梅花的盛开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幽人作诗兴不浅”一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创作状态,他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感受到诗意的浓厚,表达了他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最后,他提到自己“时复杖藜携酒来”,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酒和诗是他享受生活的重要元素。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王冕以自然为师,领悟人生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元代诗歌中颇具代表性。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自在态度。
江南的雪消融代表什么季节的到来?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的“幽人”指代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敌人
诗中提到的“杖藜”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工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