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2:51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篷窗风急雨丝丝,笑拈吟髭。
淮阳西望路何之?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幺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
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
伤心有事赋登楼,山容瘦,枫树替人愁。
幺樽前细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
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枉负晋风流。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
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情思满沧浪。
幺东篱误约陶元亮,过了重阳。
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全诗翻译:
篷窗外风急雨细细地飘洒,我一边微笑一边抚摸着我的胡须。
向西望去,淮阳的路不知通向何方?鳞鳞的鸿雁已归,把酒问问船夫。
小船头,正聊起战争的事情,往日的风流再也无法追忆。
酒楼已塌,茶肆已焚,柳营花市,再也听不到燕子和莺儿的叫声。
秋风吹拂江上,孤舟随波而行,烟水旷荡。
心中有事,赋诗登楼,山色消瘦,枫树让人愁苦。
在酒樽前细细嗅着茱萸,问知己有几个白头?
快意可酬,但人已不同于往昔,黄花的时节,白白辜负了晋代的风流。
秋风中独自划船,烟水茫茫。
白云西去,雁南飞,推开篷布,思绪满溢在沧浪里。
小舟东篱误约陶元亮,重阳节已过。
自感伤,何等情状?黄花惆怅,空留去年香。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与词人,因其词作流畅、情感真挚而著称。生平经历多次变迁,常以游子心态创作。
创作背景:
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多感怀于故人和往事,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惆怅与追忆。
这首词以“篷窗风急雨丝丝”开篇,展现出一种江南秋天的细腻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相结合,渲染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首词绵延而悠长,情感细腻丰富,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塌了酒楼,焚了茶肆”,不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写,更是对人际关系的失落与无奈的感叹。在“问相知几个白头”的自问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淡化。最终,诗人用“黄花惆怅”来概括自己的心情,既是对往事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伤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鳞鸿”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鸟
B. 鱼
C. 虫
D. 狐狸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这首词?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可久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人生的迷惘与对自然的感悟,但苏轼更显豪放,而张可久则更添细腻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