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17:22
乐闲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范蠡黄金像,谪仙白玉杯,不若渊明解印归。谁,似他能见机?醺醺醉,免人谈是非。春闺粉淡孤鸾镜,梦回双凤台,满院东风花正开。猜,玉奴何处来?阑干外,插花寻玉钗。梅友元帅席上粉筝才搊罢,锦笺初展开,小小机关走智儿猜。挨,小桃花下来。堪人爱,翠云簪玉钗。
我悠闲地度过了百年,仿佛像是醉了一样,心中满是春天的气息。我高卧在东山,看那一片云彩。心中嗔怪,是非之事如尘埃般拂面而来。消磨掉的,是古今无尽的人生。范蠡的黄金像和谪仙的白玉杯,都不如陶渊明那样解印归隐。谁能像他那样懂得机缘?我醉醺醺的,免得与人谈论是非。春天的闺房里,粉色的孤鸾镜,梦中回到双凤台,满院东风下花儿正开。你猜,玉奴从何而来?在窗外,插花寻觅玉钗。梅友在元帅的席上,粉筝刚刚放下,锦笺初展开,小小的机关让聪明的小儿猜。挨,小桃花也落下来了。真让人喜爱,翠云簪和玉钗。
张可久,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年不详。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作品多描绘闲适的生活和深厚的人生哲理。
这首《南吕·金字经》写作于张可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南吕·金字经》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生活情趣的诗,张可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即以“乐闲百年浑似醉”引入,传达出一种醉心于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后文中得以延续,诗人描绘了东山的云彩,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自由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范蠡黄金像”和“谪仙白玉杯”则是对历史文化的引用,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对比。陶渊明被提到,象征着归隐与清淡的生活理念,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能够超越世俗的智慧。
在描绘春天的意象时,诗中提到的“春闺粉淡孤鸾镜”,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孤独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整体来看,张可久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归隐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张可久所描绘的生活状态是: A. 忙碌的 B. 悠闲的 C. 忧伤的 D. 激烈的
诗中提到的“范蠡”代表的是: A. 财富 B. 智慧 C. 美丽 D. 战争
诗中“春闺粉淡孤鸾镜”意指: A. 春天的繁华 B. 孤独与美 C. 自然的景色 D. 友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