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08
《正宫·醉太平·伤春烟消宝》
作者:张可久
伤春烟消宝鸭,字篆银蜗,
伤春心事付琵琶,误平康过马。
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再冷秋千架,
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
金华山中金华洞冷,铁笛风生。
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
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
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登卧龙山黄庭小楷,白苎新栽,
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
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
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山中小隐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
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
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
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
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
先生醉了。
春天的烟雾渐渐消散,宝鸭在水中嬉戏,字形如篆的银蜗虫爬行。
我把伤春的心事诉说给琵琶,但却误了平康的时光。
玉容的泪水湿透了鸳鸯帕,红绒秋千架又冷又空,
金壶里换上了盛开的牡丹花,只为等他来看我。
金华山里的金华洞冷清,铁笛声在风中回荡。
我在何处寄托我的闲情?小桃源的傍晚景色。
几枝黄菊勾起了我的诗兴,一川红叶迷失了仙境小径,
四周的白月与秋声交织,诗翁在醉醒之间。
我登上卧龙山,写下黄庭小楷,白苎新草栽种,
一首闲赋表达我的秋怀,站在越王古台上。
天空的半边被虹雨和残云遮盖,几户渔家在斜阳下晾晒渔网,
孤村的酒市上野花开盛,长吟着来去的情怀。
山中小隐者裹着白云,穿着纸袄,挂着翠竹,
一壶村酒与渔樵聊天,向往那飘渺的蓬莱。
春水流淌,涨满了青溪,仙船轻靠在空岩,夜雪迷蒙了丹灶,
碎芭蕉的小庭院里秋树随风响动,老师醉了。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词人,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婉转。他的词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醉太平·伤春烟消宝》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伤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融合了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醉太平·伤春烟消宝》是张可久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以伤春为主题,展现出浓厚的抒情气氛。开篇通过“伤春烟消宝鸭”引入春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日的生机和内心的孤独。
词中反复提到的“等他来看咱”,表达了对爱慕之人的期盼,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自然景色,通过金华山、黄菊、红叶等元素,描绘出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
尤其是最后几句,通过对村酒、渔樵和蓬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思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春秋交替、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主题围绕着时间流逝与情感寄托,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伤春烟消宝鸭”中的“伤春”指代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对春天的伤感
C. 春天的花朵
D. 春天的风景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生活
C. 自然的景色
D. 秋天的景象
“数枝黄菊勾诗兴”中“黄菊”代表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