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鱼》

时间: 2025-04-28 07:21:43

诗句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锺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於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43

原文展示

石鱼
作者:秦观〔宋代〕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锺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於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宫殿的华丽,悬挂的石鱼如同警示,提醒着众人。慢慢地敲击着集体的袍服,紧急地催促着工匠们的工作。虽然没有竹笋般的空虚器皿,却能自如地调和音乐与宫廷的和谐。犁然间触动人心,遥远的地方传来炎氏的风声。山泉流淌得稀疏而有序,佩戴的玉器发出玲珑的声响。无论是早晨还是黄昏,钟声和鼓声的清响不断传递,给人无尽的享受。唯有宝陀山,才能在音响中获得圆满的交流。一旦听到,就仿佛得到了启示,石鱼也随之飞跃而起。

注释

  1. 佛宫:指佛教寺庙,象征着庄严和神圣。
  2. 琢琳琅:形容雕刻精美,琳琅满目。
  3. 悬鱼:象征警示,可能指代有警觉之意。
  4. 百工:指众多的工匠。
  5. 炎氏风:炎帝的风,可能暗指古代的文化或礼仪。
  6. 佩玉:佩戴的玉器,象征高贵和美好。
  7. 宝陀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代表着音乐的源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以清丽秀雅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而优美。

创作背景

《石鱼》创作于秦观晚年的时期,彼时的社会背景复杂,政治动荡,而诗中则反映出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石鱼》是一首充满韵律美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形象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既富有宗教色彩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开头提到的“佛宫琢琳琅”,让人联想到佛教的庄严与华美,接着“悬鱼警群聪”更是巧妙地将警觉与智慧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艺术在生活中的启示作用。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缓扣集方袍”和“急拊趋百工”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节奏与工匠们的努力。尽管诗中提到“虽无笋虚器”,却强调了内在的和谐与共鸣,显示出艺术创作的深度与丰富。

最后几句以“宝陀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音乐与艺术的追求,强调了心灵与自然的共鸣。在时间的流逝中,声音传递着无限的情感与思考,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佛宫琢琳琅:描绘佛教寺庙的华美,象征着神圣。
  2. 悬鱼警群聪:鱼的悬挂象征警示,提醒众人保持警觉。
  3. 缓扣集方袍:慢慢敲打,营造集体的节奏感。
  4. 急拊趋百工:急促的节奏催促工匠工作,表现生活的紧迫感。
  5. 虽无笋虚器:尽管没有竹笋般的空虚器皿,暗示艺术的实质。
  6. 自协徵与宫:音乐的和谐与宫廷的结合,表现出艺术的协调。
  7. 犁然当人心:触动人心的感受,表现对人性的思索。
  8. 邈有炎氏风:遥远的文化传承,表示对传统的敬仰。
  9. 山泉自疏数:山泉的流动,象征自然的秩序与美。
  10. 佩玉相玲珑:佩玉的声音,象征高贵与雅致。
  11. 朝昏间锺鼓:钟鼓声的持续,体现时间的流逝与音韵的美。
  12. 清响传无穷:清脆的声音传递着无尽的情感与思想。
  13. 惟有宝陀山:强调宝陀山在音响中的重要性。
  14. 於音获圆通:在音响中获得的圆满,表现对艺术的追求。
  15. 一闻如得解:一旦听到,便有了深刻的领悟。
  16. 石巩亦投弓:象征着突破与飞跃,表现出内心的解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悬鱼”来比喻警示,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山泉与佩玉被赋予了人的特质,增加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佛教艺术的赞美与内心的思索,表现了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佛宫:象征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2. 悬鱼:象征警觉与智慧。
  3. 百工:代表工匠的努力与辛勤。
  4. 宝陀山:象征音乐的源泉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悬鱼”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警觉
    C. 和谐
    D. 努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宝陀山”代表着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工匠努力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B
  2. 音乐的源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秦观: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李白的豪放与秦观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秋日 声声慢 荅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梦游秦宫 文祝延二阕 湘中怨 梦游秦宫(一作题宫门) 梦别秦穆公 梦挽秦弄玉 送庞子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石之间 長字旁的字 夙夜 容齿 和事不表理 母字旁的字 附搭 爿字旁的字 洗垢寻瘢 帏室 丿字旁的字 梧丘之魂 肉茸茸 无始无终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