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过易水吊荆轲》

时间: 2025-05-23 04:59:17

诗句

夕阳欲堕天茫茫,风狂振地惊沙黄。

易水当前忽横道,寒流呜咽摧肝肠。

忆昔荆轲自此去,悲歌见志慨以慷。

誓不生还报太子,冲冠怒已倾秦皇。

献图上殿舞阳怯,霜锋陡闪虹霓光。

祖龙绕柱骇且走,虎狼不得夸刚强。

吾谋不就吾死耳,受恩敢以头颅偿。

食人之食死人事,壮哉此语卿能当。

或云计则谬,剑术非其长。

责人无难古所病,懦夫壮士谁低昂。

六国谋臣尽踵此,岂待楚火焚咸阳。

英雄报君只有死,利钝成败归苍苍。

此时月出寒于霜,欲持杯水酬国殇。

冰澌凛冽手易伤,吊古不见空徬徨。

北风复起号枯杨,恍闻击筑声悲凉,壮魂或来依我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4:59:17

晚过易水吊荆轲

作者: 鄂恒 〔清代〕

原文展示

夕阳欲堕天茫茫,风狂振地惊沙黄。
易水当前忽横道,寒流呜咽摧肝肠。
忆昔荆轲自此去,悲歌见志慨以慷。
誓不生还报太子,冲冠怒已倾秦皇。
献图上殿舞阳怯,霜锋陡闪虹霓光。
祖龙绕柱骇且走,虎狼不得夸刚强。
吾谋不就吾死耳,受恩敢以头颅偿。
食人之食死人事,壮哉此语卿能当。
或云计则谬,剑术非其长。
责人无难古所病,懦夫壮士谁低昂。
六国谋臣尽踵此,岂待楚火焚咸阳。
英雄报君只有死,利钝成败归苍苍。
此时月出寒于霜,欲持杯水酬国殇。
冰澌凛冽手易伤,吊古不见空徬徨。
北风复起号枯杨,恍闻击筑声悲凉,
壮魂或来依我傍。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天色茫茫,狂风呼啸,惊起一片黄沙。在易水河边,忽然有条横道出现,寒流呜咽,让人心肠俱痛。回想当年荆轲从这里出发,悲歌慷慨,志气高昂。他发誓不回生还,为了报答太子,怒发冲冠,誓倾秦皇。献图于殿上,舞阳却显得怯懦,霜刃闪烁,似虹霓般夺目。祖龙(秦始皇)围绕柱子惊恐逃跑,虎狼之辈也无法自夸刚强。我的谋划若不成功,我也无所谓,受恩之人怎敢以头颅回报。吃人的食物,做死人之事,此言壮烈,足以令人敬仰。有人说谋划不周全,剑术也不算擅长。责怪他人从古至今皆有,此乃懦夫与壮士的差别。六国的谋臣尽皆追随荆轲,难道还需要楚国的火焚烧咸阳?英雄若要报君,唯有以死相报,成败得失皆归于苍天。此时月光冷似霜,想举杯水来慰藉国殇。冰冷刺骨,手易受伤,吊古之情却无法找到方向。北风又起,号叫着枯杨,仿佛听见击筑的悲凉声,壮志的灵魂或许会依偎在我身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堕:将要落下。
  •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呜咽:低声哭泣。
  •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 太子:指燕国的太子丹。
  • 冲冠怒:形容因愤怒而发狂。
  • 苍苍:形容天或地的景象,意指渺茫或无尽。

典故解析

  • 荆轲刺秦:荆轲从燕国出发,携带匕首刺杀秦王,因其壮烈而被后人传颂。
  • 祖龙:即秦始皇,因其权威和恐惧而形象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鄂恒,清代诗人,其诗风格多以豪放、悲壮著称,常借古代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晚过易水吊荆轲》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国势日衰,诗人以荆轲的壮举寄托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壮士对理想和忠诚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荆轲的回忆,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易水边的景象,夕阳、西风、寒流等自然意象,映衬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诗人回忆荆轲的壮举,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借此反思当下,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诗中多次提及“死”,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感,正如荆轲所言“誓不生还”一样,彰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诗人以英雄的悲歌激励后人,传递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夕阳和风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艰苦。
  • “忆昔荆轲自此去”引出历史人物,情感转向怀念与悲伤。
  • “冲冠怒已倾秦皇”表现了荆轲的愤怒和决心。
  • 诗末以“壮魂或来依我傍”结束,呼应开头,表现出对英烈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壮士与懦夫的对立。
  • 拟人:北风仿佛在号哭,增强了悲凉气氛。
  • 象征:易水象征着英雄的决绝和不屈。

主题思想

诗歌以荆轲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牺牲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寒流:代表悲伤与痛苦的情感。
  • 霜锋:象征荆轲的剑和勇气。
  • 北风:暗示时代的动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
    • B. 荆轲
    • C. 司马迁
  2. 诗人对荆轲的态度是:
    • A. 讽刺
    • B. 崇敬
    • C. 漠视
  3. 诗中提到的“食人之食”意指什么?
    • A. 吃饭
    • B. 受恩于人
    • C. 卷入国家斗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前出師表》诸葛亮

诗词对比

  • 比较《晚过易水吊荆轲》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现了英雄主义,但前者更多的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而后者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踏枝 顾山山茶 鹊踏枝二首 其一 鹊踏枝 鹊踏枝 寄长嫂查楣思 鹊踏枝 庚申元夜独坐,口占 鹊踏枝 上曲阳春日 鹊踏枝 愁 鹊踏枝 病绪 鹊踏枝 落叶 鹊踏枝 风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金累玉 包含则的成语 待时守分 豕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澄江如练 返辔收帆 事烦食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飠字旁的字 有人家 齊字旁的字 弄妆 巾字旁的字 魅乡 包含馅的词语有哪些 担雪填井 浅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