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6
再咏潭柘寺
作者: 鄂恒〔清代〕
龙潭喷雪响潺潺,
柘树栖残野鹤间。
满径白云凉古寺,
四围红叶艳秋山。
荷樵人语斜阳外,
采药僧归积翠间。
到此利名心尽洗,
好参佛偈驻衰颜。
这首诗描绘了潭柘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龙潭的水流潺潺,仿佛喷雪般清脆,柘树旁栖息着几只野鹤。古寺的小路上覆盖着凉爽的白云,四周的红叶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斜阳照射下,樵夫和药师在山间来往,交流着话语。来到这里,心中的名利欲望得以洗净,愿意静心参悟佛教的真理,安然面对衰老的容颜。
作者介绍:鄂恒,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和佛教文化,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潭柘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诗人可能在游览此地时,受到自然环境和佛教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心灵安宁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潭柘寺的秀美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龙潭喷雪响潺潺”,以动感十足的水声引入,给人一种耳边水声潺潺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接着“柘树栖残野鹤间”,则将自然与生灵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态景象。
“满径白云凉古寺”和“四围红叶艳秋山”两句,分别通过云与叶的色彩对比,表现了秋天的美丽。白云带来凉意,而红叶则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暗示着人生如秋,值得珍惜。接下来的两句“荷樵人语斜阳外,采药僧归积翠间”,通过描绘樵夫和僧人的生活,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到此利名心尽洗,好参佛偈驻衰颜”,则揭示了诗人来到寺庙的真正目的:洗净世俗的名利,安静地参悟佛教的智慧。在这里,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面对衰老的容颜也能从容自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潭柘寺的自然美,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心灵的深刻思考。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倡导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潭柘寺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佛教智慧的思考。
诗中“龙潭喷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满径白云”中的“白云”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想要在潭柘寺中洗净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再咏潭柘寺》的诗意及其背后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