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华林书院》

时间: 2025-04-26 15:37:44

诗句

世居江表卧烟霞,致政官资美莫加。

圣代旌门崇孝义,御书堆阁绝生涯。

衣冠济济皆稽古,儿侄熙熙尽克家。

我忝转输巡按暇,因留诗句记荣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44

原文展示:

题华林书院
作者: 陈从易 〔宋代〕

世居江表卧烟霞,
致政官资美莫加。
圣代旌门崇孝义,
御书堆阁绝生涯。
衣冠济济皆稽古,
儿侄熙熙尽克家。
我忝转输巡按暇,
因留诗句记荣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在江边的烟霞中居住,身为官员,政绩卓越,无法再有更好的赞誉。这个时代尊崇孝义,书法作品堆积如山,书生的余生已经与此无关。这里的文人都身着古代的衣冠,亲属们也都兴旺发达。我虽然身为巡按官,却因闲暇留在此处,写下这几句诗以记住这份荣华。


注释:

  • 江表: 指长江以外的地区,通常指东南沿海的地方。
  • 卧烟霞: 形容居住在山水秀美的地方,环境清幽。
  • 致政官资: 指官员的政绩和才能。
  • 旌门: 指门前的旗帜,象征荣耀和地位。
  • 堆阁: 指书籍或书法作品堆积的地方。
  • 克家: 指家庭兴旺,儿孙昌盛。
  • 忝转输巡按: 指自己很荣幸地担任巡按的职务。

典故解析:

  • 孝义: 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的美德,指对父母和社会的忠诚和孝顺。
  • 书法: 在古代文人中极为重要,常常被视为个人修养的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从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于江南,喜爱山水,风格清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常以和谐的情感表达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华林书院,反映了作者对书院文化和家庭价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对个人荣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华林书院》通过描绘华林书院的优雅环境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世居江表卧烟霞”点明了地理位置,渲染了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恬淡闲适的氛围。接着,诗人强调其在官场上的成就与社会的尊重,表达了对当代社会风气的认同,尤其是对于孝义的推崇。

诗中“衣冠济济皆稽古”一语,传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体现了文人间的互相学习与传承。而“儿侄熙熙尽克家”则彰显了家庭的繁荣与和睦,反映出诗人对家族兴旺的欣慰和自豪。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为官员,却因巡按的闲暇而留恋此地,写下诗句以纪念这一时刻,既是对荣华的纪念,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理性的思考,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居江表卧烟霞: 描写诗人居住的环境,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致政官资美莫加: 赞美当时官员的品德与才能,体现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 圣代旌门崇孝义: 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指明了道德的导向。
  • 御书堆阁绝生涯: 书法作品众多,表明文化的积累和个人对书法的追求。
  • 衣冠济济皆稽古: 文人们都身着古代的服饰,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儿侄熙熙尽克家: 家庭繁荣,代代相传,表现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 我忝转输巡按暇: 诗人身为官员,偶尔的闲暇让他留在这里,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因留诗句记荣华: 以诗句记载下这一生的荣华与荣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衣冠济济皆稽古”与“儿侄熙熙尽克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以“烟霞”比喻美好的环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家庭、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追求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表: 象征着江南的秀美风光。
  • 烟霞: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旌门: 象征着荣耀与地位的象征。
  • 堆阁: 代表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 衣冠: 象征着古代文人的气质与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旌门”象征着什么? A. 自然风光
    B. 荣耀与地位
    C. 家庭和睦
    答案: B

  2. 诗中的“衣冠济济皆稽古”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现代风尚的推崇
    B. 对古代文化的尊重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答案: B

  3. 诗人因何留在华林书院? A. 因工作需要
    B. 因闲暇与游玩
    C. 因亲友相聚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相比,陈从易的这首诗更注重文化与家庭的结合,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壮志与自然的宏伟。两首诗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侧重点不同,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戊午元日二首 其二 挽陈司直二首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 题方至诗卷 游水东诸洞次同游韵二首 再和十首 答陈璘司户 漫兴二首 其一 念奴娇(木犀) 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旁的字 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桠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木字旁的字 草率将事 教猱升木 旡字旁的字 昌亭旅食 得人为枭 冷窗冻壁 榛故 任何 遮蒙 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逸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