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时间: 2025-04-27 04:24:40

诗句

本朝耆旧数吾宗,老监轩昂洛社中。

后五百年人定说,过江复有戴花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40

原文展示: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作者:刘克庄〔宋代〕

本朝耆旧数吾宗,
老监轩昂洛社中。
后五百年人定说,
过江复有戴花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诗中提到本朝的耆旧(年长者)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老监(年长的监视者)在洛阳社中显得气宇轩昂。接着,诗人预测五百年后,人们还能谈论到戴花的老翁(代表着智慧和经验的象征)。


注释:

  • 耆旧:指年长的老人,具有丰富的经历与智慧。
  • 老监:在这里指那些年长的监视者或管理者。
  • 轩昂:气宇轩昂,形容人精神焕发,仪态非凡。
  • 洛社:洛阳的社团或社交场所,象征着文化的聚集地。
  • 戴花翁:指年长的老人,戴着花,象征着智慧和经验。

典故解析:

“戴花翁”可能指代历史上著名的老者,带有隐喻的意味,象征着在漫长历史中仍然存在的智慧与经验。这个形象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石川,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常用典故,擅长咏史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智慧的尊重。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泛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反思当下,展望未来,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提到“耆旧”与“老监”,不仅指代了历史上的人物,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相信在五百年后,历史仍将被传颂,智慧与经验不会消失。通过这种历史与未来的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本朝耆旧数吾宗:强调在当代文化中,年长者的地位与重要性。
  • 老监轩昂洛社中:描绘了老者在社团中的威仪,暗示着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 后五百年人定说:预示着未来五百年后,人们仍会谈论历史。
  • 过江复有戴花翁:寓意着有智慧的人将继续存在,传承文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戴花翁”作为智慧的象征,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强调了智慧与经验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耆旧: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代表着智慧与经验的传承。
  • 老监: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尊重,象征着年龄带来的沉稳与权威。
  • 戴花翁:作为智慧的象征,寓意着在漫长的历史中,智慧不会消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耆旧”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人
    • B. 年长者
    • C. 文人雅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戴花翁”象征什么?

    • A. 年轻人
    • B. 文化的消逝
    • C. 智慧与经验
      答案:C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恐惧
    • B. 对历史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二者均通过历史反思表达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但刘克庄更注重对未来的展望,而苏轼则强调瞬息万变的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西湖) 诉衷情(夜直殿庐,晚雪,因作) 诉衷情 为人题秋镫课子图卷 诉衷情 诉衷情 其二 诉衷情 继古韵 诉衷情·一天秋色翠如描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夜深人悄漏声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进道若蜷 为身 十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包含毕的词语有哪些 砺砥 活天冤枉 蠢若木鸡 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摆老资格 忠鲠不挠 战术学 淫液 王字旁的字 败军之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