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6:5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52:30
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东幕)
作者: 李曾伯
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
登车揽辔余事,何止客诸侯。
看尽巫云岷雪,却访庐峰湓浦,
砥柱赞中流。
百叠青山路,一片白苹洲。
今日事,风涛上,一虚舟。
长江万顷寒碧,犹谓马能浮。
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
胜著赖帷筹。
谈笑济时了,勋业迈前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场合的场景,领袖人才济济,驾车出游。面对繁重的事务,何止是普通的客人呢?他看尽了巫山的云和岷山的雪,却又去探访庐山和湓浦,赞叹中流的砥柱。青山重叠的山路和白色苹洲一片苍翠。眼前的事情如同在风涛之中漂浮的小舟,长江浩渺的寒碧水面,宛如马能浮在上面一样。眼前的局面让心中忧虑如同被压迫的边角,成功与否全赖于深思熟虑的策略。最后的谈笑间,时局的变化已经成败在握,勋业的进展也在不断修缮之中。
李曾伯,字子华,号穷睇,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此诗作于庚子年间,诗人送别朋友周日丙赴江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作品中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李曾伯的《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东幕)》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哲理的作品。诗歌开头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合,展现了领导者的风范与气度,紧接着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在游历中看尽巫山的云和岷山的雪,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人事的思考。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长江,借助水波的浩瀚与无常,映射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奈。尤其是“心腹忧如边角”,更是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出行的祝福与期许,夹杂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交融,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巫云岷雪”指的是哪两座山的景象?
A. 黄山与泰山
B. 巫山与岷山
C. 庐山与华山
D. 嵩山与嫘祖山
“心腹忧如边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与焦虑
B. 快乐与兴奋
C. 平静与安宁
D. 期待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长江万顷寒碧”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情感?
A. 用典
B. 比喻
C. 拟人
D. 对仗
李曾伯与苏轼在“水调歌头”这一题材上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与内心的忧虑,而苏轼则多以明月象征人生的哲理与思考,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