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46
瑞鹧鸪
邓肃 〔宋代〕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穠。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这首诗的意思是:北方的书信传来,令人感到悲惨的天色。春风中花柳不敢妆点,未曾学会孔子的歌颂德行,只能像阮籍那样为人生的困境而哭泣。这一生已然漂泊在千山之外,旧事回想如同一场梦。何时才能像吉甫那样中兴,洗去阴霾,放晴天空?
作者介绍:邓肃,字元弼,号穷庐,宋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感慨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忧虑。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北方书信带来的悲惨情绪,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首句“北书一纸惨天容”,一纸书信映射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略显绝望。
接下来的“花柳春风不敢穠”,则是对春天生机的反讽,春风和花柳本应是生机盎然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无力。诗人没有学习孔子的德行,反而在绝望中向阮籍看齐,以哭泣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显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身已落千山外”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已然身在异乡,心中满是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渴望,求之不得的无奈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邓肃深邃的思考与忧国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书”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的主要情感是:
“何日中兴烦吉甫”中的“吉甫”象征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瑞鹧鸪》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