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经桃源》

时间: 2025-07-28 21:09:06

诗句

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边。

独树下归鸟,寒江多晚烟。

坡头僧斸药,渡口客呼船。

知是仙源路,风光别一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09:06

原文展示:

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边。
独树下归鸟,寒江多晚烟。
坡头僧斸药,渡口客呼船。
知是仙源路,风光别一天。

白话文翻译:

停下船只稍作休息,漫步在野外的堤岸边。
独自一棵树下,归来的鸟儿鸣叫,寒冷的江面上弥漫着晚烟。
坡头的僧人正在采药,渡口的客人呼唤着船只。
我知道这里是通往仙境的路,风光别有一番天地。

注释:

  • 停舟:停下船只,表示暂时停留。
  • 小憩:稍作休息。
  • 野堤:自然形成的堤岸,未经过人工修整。
  • 归鸟:指傍晚归来的鸟类,象征宁静和归宿。
  • 寒江:寒冷的江水,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 晚烟:指傍晚时分江面上升起的烟雾,象征着朦胧的自然景象。
  • 坡头僧:指在坡顶的和尚,表示一种隐逸生活。
  • 斸药:采集药材。
  • 渡口:渡船的地方,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仙源路:指通往理想、逍遥的境地。
  • 风光别一天:意指此处的景色与平常的日子截然不同,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叹。

典故解析:

“仙源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通往理想与超脱的境地,代表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结合了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珽,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安静的傍晚,诗人乘舟游览,感受自然之美。诗中展现的平和与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经桃源》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诗作。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停舟后的闲适心境。前两句以“停舟”和“散步”开篇,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我们也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着自然的宁静。独树下归鸟的意象,使人联想到归属与安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描述则引入了人文元素,“坡头僧斸药”与“渡口客呼船”的描绘,使得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不仅记录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两句“知是仙源路,风光别一天”,则是对前面所描绘场景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暗示着此地与世无争的美好。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停舟聊小憩:表现出诗人暂时停下舟只,享受片刻的宁静。
  2. 散步野堤边:在自然堤岸上散步,体现出亲近自然的心态。
  3. 独树下归鸟:描绘独树下的归鸟,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4. 寒江多晚烟:寒冷的江面上升起晚烟,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
  5. 坡头僧斸药:描绘隐士般的僧人,表现出一种平淡的生活态度。
  6. 渡口客呼船:让人感受到人际间的交流,增加了生活气息。
  7. 知是仙源路:明确表明了对此地的奇妙感受,象征理想境地的向往。
  8. 风光别一天:强调此地的独特景色,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边”,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归鸟的描写使自然景观更具生动性,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 比喻:“仙源路”隐喻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向往理想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行与人生的浮沉。
  • 野堤:代表自然与自由。
  • 归鸟:象征归属与安宁。
  • 寒江:代表孤寂与清冷。
  • :象征隐逸与超脱。
  • :暗示自然的恩赐与生活的智慧。
  • 仙源:象征理想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停舟聊小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A) 紧张
    • B) 悠闲
    • C) 忧郁
    • D) 兴奋
  2. “坡头僧斸药”中的“僧”代表什么?

    • A) 商人
    • B) 学者
    • C) 隐士
    • D) 渔夫
  3. 诗中提到的“仙源路”象征着什么?

    • A) 世俗生活
    • B) 理想境地
    • C) 战争场面
    • D) 贫穷困苦

答案:

  1. B) 悠闲
  2. C) 隐士
  3. B) 理想境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经桃源》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山居秋暝》更注重秋天的沉静气氛,而《经桃源》则融合了人文生活,体现出一种更为轻松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蔡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拜新月二章 其一 拜新月慢 拜新月 拜新月 七夕 怨春郎·为伊家 怨春郎(宿池口) 怨三三 雨中闻哭 怨三三 怨三三 鹿葱 怨三三 秋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文字旁的字 陵谷变迁 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背槽抛粪 椿象 超超玄箸 齊字旁的字 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城隍 龙行虎步 大放厥辞 微开头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呋喃 凶终隙末 王司敬民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