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4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这夜晚如同天壶般明亮,香烟袅袅升起,金色和碧色的光辉在微风中摇曳。
明月映照着冰冷的痕迹,花外的寒风显得无力。
歌声在翠帘之间传来,误惊了那在瑶台上的仙人踪迹。
钟声急促,拼尽千金也只为这一刻,然而美好的夜晚未能得到回报。
香气和尘土在地上不断弥漫,最得意的还是那五陵的狂客。
楚柳和吴梅,春色在眼前无限延展。
鲛绡在暗处寄情,希望重寻那行云的消息。
刚刚醉醒,害怕南楼的晓笛把这梦打断。
作者介绍:高观国为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宵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
《声声慢(元夕)》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夜景,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开头的“壶天不夜”便勾勒出一个明亮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紧接着“宝炷生香”,则通过香气的描写,增强了节日的气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的冰痕和微寒的花外,让人感受到夜的清冷与温馨并存。
接下来的“歌传翠帘尽卷”,则引入了人们在欢乐中不小心打扰了仙人,这种误会既增添了神秘感,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词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无奈,尤其是“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的句子,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
最后的“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通过对醉与醒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惆怅,整体上展现了作者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这首词不仅是对节日的赞美,更深刻揭示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美好夜晚,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仙境
B. 人间
C. 乡村
“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愤怒
C. 失落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夸张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高观国的《声声慢(元夕)》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爱情的珍惜,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气魄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这篇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观国的《声声慢(元夕)》,从而体会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