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岳阳望洞庭》

时间: 2025-04-26 03:36:03

诗句

对酒平临百尺阑,洞庭南望楚天宽。

中流雨散君山出,故国风高梦泽寒。

帆挂夕阳鹏际没,波涵遥月镜中看。

登临最易轻轩冕,惆怅沧浪羡钓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03

原文展示:

对酒平临百尺阑,洞庭南望楚天宽。
中流雨散君山出,故国风高梦泽寒。
帆挂夕阳鹏际没,波涵遥月镜中看。
登临最易轻轩冕,惆怅沧浪羡钓竿。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栏杆前对着酒杯,俯瞰百尺的阑干,
向南眺望洞庭湖,楚地的天空显得广阔无垠。
在水中央,雨过天晴,君山映现出来,
故乡的风高而寒,梦中的泽水泛着冷意。
帆船在夕阳下渐渐消失在鹏鸟的背影里,
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遥远的明月。
登高望远最容易让人轻视官位的荣耀,
心中却惆怅于沧浪之水,羡慕那钓竿旁的闲适。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尺阑”:高达百尺的栏杆,形容登高的地点。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
  • “君山”:位于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因其秀美而著称。
  • “梦泽”:指梦中的泽水,象征故乡的怀念。
  • “沧浪”:指大海或河流,象征着宽广而又无拘无束的生活。
  • “钓竿”:象征着闲适生活的理想,表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君山的美丽在古诗中多有提及,常作为游览胜地,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鹏”出自《庄子》,象征着追求自由和远大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谷宏,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常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登岳阳望洞庭》写于诗人游览岳阳时,深受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触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对酒平临百尺阑”引入,展现了诗人倚栏而望的情景,隐喻着他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从洞庭湖的广阔风光,转而描摹君山的美丽,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帆挂夕阳鹏际没”,诗人以夕阳西下的帆船象征人生的无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理想的渺茫。而“登临最易轻轩冕,惆怅沧浪羡钓竿”则揭示了诗人对官位的轻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酒平临百尺阑”:诗人立于高处,面对酒杯,暗示一种洒脱的情怀。
  • “洞庭南望楚天宽”:透过洞庭湖展现出宽广的天空,渲染了辽阔的空间感。
  • “中流雨散君山出”:雨后云开,君山显现,象征希望与美的重现。
  • “故国风高梦泽寒”:故乡的风高而寒,梦中的泽水让人感到孤独。
  • “帆挂夕阳鹏际没”:夕阳下的帆船逐渐消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波涵遥月镜中看”:水面映照着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 “登临最易轻轩冕”:登高望远使人容易看轻权势,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
  • “惆怅沧浪羡钓竿”:内心的惆怅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帆挂夕阳鹏际没”,将帆船比作鹏鸟,象征着自由与渺小。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波涵遥月”,赋予水面以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洒脱与无拘束的生活。
  • 洞庭湖:象征故乡与自然的美丽。
  • 君山:代表诗人的理想与怀念。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钓竿:象征闲适的田园生活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对酒平临百尺阑”的意思是:
    A) 在栏杆前喝酒
    B) 对着酒杯思考人生
    C) 站在高处俯瞰
    D) 以上皆是

  2. “惆怅沧浪羡钓竿”中的“钓竿”象征着:
    A) 权力
    B) 生活的悠闲
    C) 繁忙的工作
    D) 家乡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君山”是:
    A) 一座山
    B) 一位诗人
    C) 一种情感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描绘岳阳楼的壮丽,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岳阳望洞庭》 vs. 《早发白帝城》:两首诗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反思,而后者则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反复品味与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望江南·江南柳 五代史伶官传序 别滁 伶官传序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丰乐亭游春·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形如槁木 知足不辱 风云之志 尽美 黽字旁的字 厚重少文 测地线 蓬间雀 捷捷 拂衣远去 冠盖往来 包含薜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