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3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30:02
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
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沐三薰悟昨非。
山意有情留倦客,树头谁道不如归。
云层散开,山岫的帷幕隐去了禅房的门扉,
高屋仰面向虚空,俯瞰那翠绿的山峦。
午后在香气中小憩,梦中有清幽的蝴蝶飞舞,
傍晚在无路可归的林间,送走了鸿雁远飞。
一丘一壑,都是我真正的事儿,
三次沐浴在清香中,悟出昔日的错误。
山的情怀有意,留住了疲惫的旅客,
树梢上又有谁说不如归去呢?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哲理,风格清新,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兴教寺,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禅意与归隐的情怀。
这首《题兴教寺》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云开岫幌隐禅扉”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的禅境,云层的散去使得禅房的门扉显露无遗,仿佛在提醒人们去寻求内心的平静。接着“高屋凭虚面翠微”描绘了高屋与青翠山峦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
诗中的“午枕有香清蝶梦”与“晚林无路送鸿飞”则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午后的梦境是温柔而香气四溢的,而晚上的归途却是无路可走,鸿雁的飞去更让人感到离别的惆怅。此时的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归属感。
“山意有情留倦客,树头谁道不如归”是全诗的升华,山的情怀仿佛在召唤疲惫的旅人归去,让人不禁思考归隐与出世的哲学。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属与内心宁静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云开岫幌隐禅扉”意指什么?
A. 禅房的门扉隐去
B. 云层散开
C. 山岫显露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午枕有香清蝶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安宁
C. 愤怒
D. 惊讶
“山意有情留倦客”中“倦客”指的是什么?
A. 旅人
B. 山
C. 树
D. 诗人
答案:1.D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两者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李弥逊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归属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