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5:10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灯心草在众多草丛中生长,因此才知道它的芳香。
窗前的彩妓妆容特别美丽,金色的桃花散发出更浓的香气。
花儿在春天的余韵中感到惊讶,火焰在夜晚的延长中感到欢喜。
别后空荡荡的离室,谁来借这微弱的光亮呢?
这首诗在唐代时,灯心草的生长与美丽的女子相结合,暗示了诗人对生活与美的感悟。诗中提到的“金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可引申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字子遏,号白衣。皎然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皎然送别李侍御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在灯心草与美丽女子之间,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精致。开篇的“灯心生众草”描绘了灯心草独特的生长环境,暗示出一种虽身处平凡却依然散发芳香的生命状态。而“彩妓窗偏丽”则通过对美的描绘,引发了对春天的联想,营造了浓厚的春意。诗人巧妙地将灯心草与女子的美丽结合,形成一种对比与呼应,令整首诗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尚未消逝,花儿和灯光一同欢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珍惜。最后的“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对光明的渴望,形成了情感的回环与深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和灯心草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美好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测试:
灯心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富贵
B. 生命的柔弱与坚韧
C. 孤独
D. 毁灭
“彩妓窗偏丽”中,“偏丽”指的是什么?
A. 不美
B. 特别美丽
C. 普通
D. 丑陋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孤独与思念
C. 恨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