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0:46
《踏莎行(和人赋双鱼花)》
作者:周紫芝 〔宋代〕
风翠轻翻,雾红深注。
鸳鸯池畔双鱼树。
合欢凤子也多情,
飞来连理枝头住。
欲付浓愁,深凭尺素。
戏鱼波上无寻处。
教谁试与问花看,
如何寄得香笺去。
春风轻轻吹动,红雾缭绕浓厚。
鸳鸯池边长着双鱼树。
合欢花和凤子都很多情,
飞来连理枝上栖息。
想将浓厚的愁绪寄托,
却在波上戏水的鱼儿无从寻找。
让谁来试着问花开,
如何才能把香笺寄出呢?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词人,擅长写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之间交往频繁之时,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情感的思考。
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春日场景。诗中通过“风翠轻翻,雾红深注”两句开篇,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柔和的环境,仿佛带我们置身于春光明媚的下午。接下来提到的“鸳鸯池畔双鱼树”,进一步加深了爱情的主题,双鱼树与鸳鸯的结合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渴望。
“合欢凤子也多情”一句,表现出合欢树的温柔和多情,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后面“欲付浓愁,深凭尺素”则转入了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情感寄托的无奈与渴望。最后,诗人以“教谁试与问花看,如何寄得香笺去”作结,流露出对爱情的困惑与思索,令人深思。
整首词以春景传情,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美的描写,也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对情感寄托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深情的意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合欢凤子”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尺素”指的是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但周紫芝的词更注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