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6:57
谒金门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
谁道刘郎家恁近。
一年花不问,双剪画罗春胜。
今夜月圆如镜,怎得酒阑心易定。
试将金液镇。
春天是无止境的,到处都是与情感相伴随的景象。
谁说刘郎的家离这里如此之近呢?
一年四季的花朵不再询问,双剪的画罗让春天更加美好。
今夜的月亮如同明镜一般圆满,怎么能让酒阑下的心情轻易稳定?
不妨试着用美酒来镇定心情。
“刘郎”常被用来指代年轻的男子,与“桃花”相结合,通常象征爱情与青春。诗中的“月圆如镜”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暗示着团圆与幸福的情感。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常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春天,诗人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爱情的向往。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的无尽与花开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期盼。首句“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季,情感在春色中愈加浓烈。诗中提到的“刘郎”则暗示着一种年轻的爱情期待,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与生活气息。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一年花不问”的景象,来表现春天的恒久与美丽,而“今夜月圆如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意象,仿佛在呼唤着一种团圆与共享的美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探讨人心的复杂,最后以“试将金液镇”收尾,展现了对美酒的依赖,似乎在试图借助饮酒来平抚内心的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春不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答案:B
“今夜月圆如镜”中的“月圆”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团圆
C. 黑暗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金液”指代的是?
A. 美酒
B. 美食
C. 银器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谒金门》的深入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自然与人心的交融。